日前,深圳市教育局正式印发《深圳市建设教育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7年)》,将全面深化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构建覆盖全市域、全学段、全场景的教育AI生态,助力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
根据行动计划,2025年遴选100所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实验校并开展试点,建成深圳市未来学习中心,打造不少于10间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样板间。推动全市中小学阶段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形成社会资源支持人工智能教育服务格局,师生人工智能素养与技能普遍提升。
到2027年,建成一批教育场景多元、技术浸润鲜明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学校样例,实现人工智能对教、学、研、评、管等环节的深度重塑,师生人工智能素养显著提升。初步探索出人工智能引领的贯通式、长周期、富弹性的人才培养深圳路径,基本形成数据驱动的人机共育新生态,有力增强教育治理效能,全面呈现深圳教育全市域、全学段、全场景人工智能应用格局。
行动计划围绕六大重点任务展开,聚焦教育算力资源保障、教育行业大模型孵化、人工智能教学实践创新、教育人工智能综治系统建设、评价机制变革以及人才机制完善。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在教学设计、个性化学习、语言学习等场景中广泛应用,VR、数字教师等新技术也将走进校园,提升学生学习体验。
在人才培养方面,深圳将培育“人工智能+”中小学教师,支持高校动态调整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打造涵盖中小学、职业教育与高校的全链条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将通过“每周半天计划”“科创学习营”等校内外融合项目,拓展人工智能学习实践空间。
治理体系建设方面,深圳将优化教育数据治理架构,构建“市-区-校”三级智能安防体系,提升教育决策与管理效率。考试评价也将借助AI转型,推动多模态数据采集与过程性评价,建立全链条育人机制。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