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了由中日联合制定的无人机领域国际标准ISO 15964《无人机感知与避障系统》。深圳某低空物流科技公司和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作为中方联合主导编制单位深度参与该标准制定。这一标准的落地填补了无人机感知避障领域国际标准空白,构建了国际统一的无人机避障技术体系,为无人机产业的规范化、安全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项标准聚焦无人机安全运行的核心系统——感知与避障系统,规定了无人机对航空器或其他物体的感知与避障系统的安全和质量要求,指导无人机感知与避障系统的研制、生产、试验和使用,保障无人机飞行安全。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团队深入研究了各类无人机在不同场景下的运行状况,针对无人机感知与避障系统的通用功能、系统架构、性能、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在检测距离、安全间隔距离等技术参数,以及着陆阶段的障碍物检测与应急避障策略等方面都作出详细规定。
据悉,近年来,深圳积极推动低空经济标准建设,以“三个全国率先”加速构建低空经济标准体系,为低空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全国率先布局研制18项地方标准, 在全国率先发布《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1.0》,在全国率先组建首个城市级低空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目前在ISO/TC20/SC16无人机分委会仍有《无人驾驶eVTOL安全要求》《民用轻小型多旋翼无人机机巢系统试验方法》《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等级划分》等多项深圳市企业参与的国际标准在编,这不仅是深圳将无人机领域技术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的成功实践,更是以标准带动产业走出去的有效实践。接下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指导深圳市企业积极参与低空经济标准化工作,推动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国际标准话语权不断增强。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