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有好医院 看病不再奔波!深圳一批高水平医院相继落地 | 民眼看民生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文 刘燕 陈敏芝 莫荣宝/视频
2022-01-05 08:01
收录于专题:民眼看民生

42岁的张女士患有肥厚型心肌病,反复气促乏力26年,近期发现气喘得更厉害了。幸运的是,家门口有一家心血管诊治“国家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张女士可以在深圳做心脏移植手术,不用奔波到北上广求医了。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深圳一批高水平医院相继落地,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提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市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心脏血管“长反了”的宝宝获新生

张女士是阜外医院深圳医院的老病号,当她获悉病情逐渐加重,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时,内心也慌了一阵。但这几年的就医经历让她下定决心在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做手术,因为这里有一支心血管诊治的“国家队”,把病托给这家医院的医生,她很安心。

近日,一架从中山市出发的直升飞机降落在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停机坪,医护人员将装有“即将用于心脏移植的供体器官”转运箱迅速转运至手术室,此次运送仅用了20分钟,运送的供体心脏顺利移植到张女士胸腔内。

这是深圳首例启动直升机运送供体器官的心脏移植手术。

作为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重点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给深圳带来了与北京同质的医疗资源,为华南地区危重症患者带来福祉。

34岁的陈女士怀上二胎,全家人都沉浸在“迎新”的喜悦中。但怀孕21周产检时,医生告诉陈女士胎儿心脏发育异常,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心脏血管“长反了”。“这就像一个晴天霹雳,不治疗的话婴儿死亡风险很大。做手术治疗风险也很大,目前能做的医院也比较少。我们多方了解到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救治过类似病例,就决定留在深圳诊治。”陈女士的丈夫说。

陈女士是Rh阴性熊猫血,二胎宝宝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以前,很多“熊猫血”妈妈要到香港、澳门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随着“港澳药械通”政策落地,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在港大深圳医院获批进口使用。陈女士在港大深圳医院注射了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并定期进行产检。

为了避免让陈女士反复跑多家医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和港大深圳医院建立了产前胎儿MDT多学科合作,在胎儿出生第6天,通过绿色通道将陈女士和宝宝转入阜外医院深圳医院。经过术前准备,在宝宝出生22天后,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与北京专家一起进行了新生儿心脏血管“动脉调转”手术,宝宝重获新生。

深圳市域内近3年住院率达98%

民生为国之大计,健康乃民生之本。“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是群众所盼、民众所需,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全面提升医疗机构管理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病有良医”。

去年4月,广东召开高水平医院建设推进会,深圳有7家医院入选 “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分别是:深圳市人民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中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2019年,市政府启动深圳高水平医院建设,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等2家医院纳入全市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统一管理。9家高水平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据统计,去年上半年,手术难度及风险较高的三四级手术平均占比50.41%,均较2018年有明显提升。

省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表明,我市市域内住院率近3年在98%左右。市二医院胸外科主任钱有辉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持续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不仅改变了深圳患者跑外地看大病的求医路径,也有很多国外患者慕名而来。

(原标题《好医院就在家门口 我市一批高水平医院相继落地,市民看大病基本不出深》)

编辑 编辑-高原(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文 刘燕 陈敏芝 莫荣宝/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