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帮扶”乡村振兴出实招,“红橙黄蓝”监测机制防返贫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李小康 文/图
2021-12-03 10:39

“现在我只要每个月对我们村的柳叔和魏奶奶进行上门走访就可以了,其他的风险户有些是一个季度去一次,有些是半年去一次了,这个非常好,又实用,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汕头市潮阳区河溪镇湖东村防止返贫监测工作人员吴妹仔说起现在的工作情况,感到十分满意。这缘于深圳对口帮扶驻潮阳河溪镇工作队建立的一套新的防止返贫监测机制,通过建模、核验、分级、溯源四个步骤,将防止返贫监测及定制化帮扶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湖东村现有建档立卡户28户,按照每月上门走访监测一次的频率,吴妹仔每年需上门336次。按照河溪工作队建立的监测机制,现在每年只需上门48次,每年可减少85.7%的上门工作量。

目前,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背景下,防止规模性返贫成为现阶段的底线任务。为守住不发生一例返贫的底线,同时减轻基层工作量,深圳对口帮扶河溪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建立了一套“三维监测、两步核验”的可溯源、可复制、可推广的防止返贫风险监测机制。

在三维监测方面,是从收入、能力、权利方面着手。贫困是包括收入不能满足基本需要而造成的“贫”,也包括因为没有能力获得健康、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社会权利的“困”。从改善生活质量角度来看,工作队认为,更好的健康和教育不仅能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也能提高其增加收入的能力,进而摆脱贫困状态。因此,他们建立了一套 “收入”-“能力”-“权利”三维指标监测模型,开展多因素、多维度、定量化监测。如发展能力指标中引入“村民是否具备农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生产性资产”,“村民家庭成员成体健康状况”等衡量因素;权利指标中引入“村民拥有电视机、冰箱、空调、智能手机数量”,“村民住房安全、住房面积、卫生状况、医疗保险”等衡量因素,实现多维度的监测。

两步核验是一套具体的工作方法。为实现对全镇建档立卡户以外的其他人群,特别是边缘易致贫及突发严重困难等风险人群的全覆盖,河溪工作队建立了核验两步走的工作方法。具体是以社会权利指标中的住房因素及饮水安全因素为切入点,一是对全镇所有人群进行初筛,对住房存在隐患或楼房楼龄超过20年的老破楼房居住人群,饮用水存在隐患人群、医疗保险大额报销人群进行全面排查,并将其列为风险人群;二是对排查到的此类风险人群与原建档立卡人群通过“三维监测”精准识别,做到“大排查,精测量”结合。

河溪工作队队长翁卓见向记者介绍说,防返贫河溪工作法充分运用了层次分析法、指标法、假设检验等理论方法,通过收入、能力、权利因素开展多维测量,全面分析致贫因素,精准把握了各类人群返贫风险,减少了主观人为误差,为监测对象的确定及后期制定帮扶举措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这套监测工作机制一是面向所有人群,确保不落一户;二是通过收入、能力、权利因素开展多维测量,能全面分析易致贫因素,精准把握返贫风险;三是对全部人群进行风险计算,并得到具体风险值,减少主观人为误差,同时为监测对象的确定及后期政策倾斜等提供参考依据;四是针对风险户不同风险值划分出“红橙黄蓝”不同风险等级,差异化监测,为不同风险等级人群制定不同监测周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五是贫困溯源,靶向施策,对红色、橙色风险户重点关注,建立台账和信息档案,靶向施策。如针对收入问题,有倾斜的指导扶贫资产分红等增加财产性收入,落实政策补贴等增加转移性收入等。针对发展能力问题,邀请水产专家开展培训提升个人能力,协调乡贤捐资助学410万保障相对贫困家庭子女,防辍保学。开展情感帮扶,对风险户学生进行作业辅导。针对社会权利问题,将排查到的住房存在隐患等风险户向镇村及时反馈,并督促协调解决。

下一步,河溪工作队计划结合信息化手段,如通过全景照片识别等方式对耐用消费品等进行识别,进一步优化监测方式,做到更加精准、客观。

(原标题《“圳帮扶”乡村振兴出实招,“红橙黄蓝”监测机制防返贫》)

编辑 编辑-黄小菊(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李林夕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李小康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