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的首条地铁来啦!8号线三期年内开通

深圳晚报记者 董玉含
10-16 10:58

深圳晚报

给生活更多创意

摘要

随着线路开通,市民出行将更加便捷,临近大鹏新区溪涌片区的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近日,深圳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项目验收顺利通过,标志着这条线路正式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预计年内开通。作为大鹏新区首条轨道交通线路,该线路起于小梅沙站,止于溪涌站,全长3.69公里,设1站1区间,并新建1座溪涌车辆基地。

线路走向与城市空间结构中东部发展主轴相契合,全线贯通后可实现城市东部组团与福田中心的快速联系,改写大鹏新区轨网覆盖“盲点”的历史,有效服务于大鹏新区的主要通勤客流,对大鹏新区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具有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创新工艺攻坚复杂地质

溪涌车站作为全国首例“永临结合”装配式预制地连墙车站,创新实现主体结构侧墙“永临一体、两墙合一”,施工高效且低碳环保,为后续工程积累宝贵经验。全线建设包含暗挖大断面隧道,其中核心地段为单洞三线结构,隧道跨度大、断面面积广,需在地下复杂环境中完成多次“双线”“三线”结构转换,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充分展现深圳地铁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建设实力。

此外,线路的长距离小溪区间硬岩隧道左线长约3千米、右线超过3千米。施工团队通过优化掘进盾构机配置选型及科学组织,连续5个月保持高效率,每月单线进尺达200米,洞通比计划提前2个月完成,充分体现了深圳地铁建设的高效与速度。

保护生态与传承文化

大鹏作为生态优良片区,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悉心保护车辆段内百年以上古树,并打造溪涌记忆公园,配备小型广场和凉亭,让古树与市民活动空间融为一体,延续自然与历史的气息。车辆基地原址的客家村庄也得以传承,民房的条石、瓦片和栏杆等元素被融入还建工程,生动留存客家文化和乡愁记忆。

同时,车辆基地采用“站-城-景”一体化设计,通过垂直分层布局,下层为轨道和停车场,上层规划商业和住宅区,实现“地铁+商业+社区”合理叠加,打造空中花园社区,让市民在便捷出行中感受生活、文化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绿色生态理念引领工程品质

项目创新采用站段一体化冷水系统,通过集中冷站实现溪涌站与车辆段冷量的合理调配,利用供冷负荷互补和负荷叠加效应优化设计,降低整体装机容量,节省设备投资,同时提升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通过地面设备集约化布置,实现车站地面零占用,不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也优化了区域城市空间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车辆基地检查坑采用装配式设计,采用预制立柱与基础底板之间通过带调整功能的螺栓进行连接,替代传统现浇立柱,不仅使施工速度更快、精度更高,也方便日常检修和维护,兼顾安全性与环保性,为项目高效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线路开通,市民出行将更加便捷,临近大鹏新区溪涌片区的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同时,线路也将助力“东进战略”实施和“低碳城市”建设,响应“交通强国”战略,进一步提升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辐射力。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董玉含)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