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诗之礼堂”首揭+北岛、张纪中领衔!河源春沐源“光之艺术节”10月12日启幕

深圳特区报 张畅 刘立波
10-13 18:17
摘要

10月12日,安藤忠雄“礼堂四部曲”终章——“诗之礼堂”在河源春沐源小镇首次公开亮相。与此同时,由春沐源小镇主办的首届“光之艺术节”与“浮标•香港国际诗歌之夜”也拉开帷幕。

这场融合建筑、诗歌、音乐与光影的跨领域艺术盛宴,汇聚了包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诗人北岛、导演张纪中、建筑师刘家琨与张永和等中外艺术精英,以及来自15个国家的诗人、音乐家与艺术家,共同在森林覆盖率95%的山谷中开启一场为期七天的光影与诗意的对话。

安藤忠雄“诗之礼堂”亮相,光影与建筑共舞

作为本次活动的“精神地标”,安藤忠雄设计的“诗之礼堂”首次公开亮相,便以清水混凝土的极简美学与光影的灵动韵律惊艳全场。白天,圆形穹顶的“天空之洞”漏下斑驳天光,复刻万神殿的光影叙事;暮色降临后,曲面墙随时间渐次亮起,螺旋楼梯与标志性“永远的青春”青苹果装置形成明暗对话,让建筑本身成为“会呼吸的艺术装置”。

10月12日开幕当晚,“诗之礼堂”上演了限定沉浸式光影秀,以光影语言诠释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此外,礼堂通过挑高设计与天窗布局,让自然光在墙面形成“流动诗行”,与同期举办的香港国际诗歌之夜深度融合,构建起“建筑主场+自然剧场”的无界体验。

大咖云集:跨域碰撞,解锁艺术多元表达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发起人北岛以“浮标”为核心命题,将15国诗人的多语种创作融入光影语境,其主编的双语诗集同步亮相艺术节现场。活动期间,六大特色环节将多语种诗歌融入光影语境。其中,“诗语落杯边”签书会选址青春书店,读者与北岛对话时,文字随自然光影起伏,让“语言走出书页”;“词语的肉身:在世界与隐喻之间”分享会以木质、光影为载体,让抽象词语拥有“触感与温度”;“暮色诗吟:草坪诗歌音乐朗诵会”更让地灯随诗歌节奏明暗,实现“声韵与光影同频”。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通过各大活动,将“语言之境”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体验的“光与诗的共生场景”:它让语言有了“光影的肉身”、“自然的根系”、“国际的对话”与“韵律的节奏”,不仅丰富了光之艺术节的“诗意维度”,更以“语言”为桥,让春沐源成为“思想碰撞、文化交融”的国际诗歌高地——正如北岛所言:“光让诗意可见,而语言让光有了思想的温度。”

河源春沐源首届光之艺术节,张纪中的深度参与绝非简单的身份加持,而是以其数十年文化实践沉淀的精神内核,为这场“光与诗意”的跨界盛会注入了三重核心价值,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代、大众与精英的精神纽带。

张纪中将影视创作中“技术为内容服务”的理念延伸至艺术节,强调“光不仅是视觉元素,更是文化载体”。同时,他凭借多年大众文化实践,为艺术与公众搭建沟通桥梁,让“诗意”成为可感知的精神共鸣。

作为中国当代建筑领域的标志性人物,刘家琨与张永和以组委会特邀嘉宾身份深度参与活动。

刘家琨与张永和聚焦“诗之礼堂”的“材料诗意”与“空间体验”:刘家琨解读清水混凝土的螺栓孔与明缝工艺,称其为“克制的诗意留白,为光预留流动轨迹”;张永和则从观众行走体验切入,提出“诗意藏于光影随脚步变化的细微感知中”,让建筑从“物理容器”升华为“精神场域”。

音乐方面,西班牙管风琴大师胡安・德拉・卢比亚(10月17-18日)将弗拉门戈韵律融入管风琴演奏,德国演奏家于尔根・坤萨瓦(10月14日)则带来巴赫与舒曼的古典曲目,两人分别以“跨界活力”与“古典严谨”形成互补。

10月14日,德国管风琴大师于尔根•坤萨瓦将带来《管风琴大师专场》山谷首演,以德国古典管风琴艺术的严谨与诗意,在春沐源的山谷秘境中奏响“光与声的交响”;10月17日至18日,西班牙管风琴大师胡安•德拉•卢比亚则融合弗拉门戈韵律,在“诗之礼堂”的天然声学空间中,打造“西方古典乐器+西班牙民族韵律+东方建筑空间”的跨界盛宴。

多元剧目:从先锋艺术到国潮喜剧,覆盖全龄体验

除大师环节外,艺术节还引入多场国际级演出:法国先锋艺术家尤安尼的《漫步》以镜面装置演绎“身体与空间对话”;法国水上乌托邦剧团《浮影之思》让数十个透明人形装置漂浮水面,呼应“社会关系”命题;爱丁堡边缘戏剧节剧目《山海浮生》以沉浸式舞蹈打造“流动的画”;第33届葡萄牙国际舞蹈节入围作品《泥与火》,则以“泥扎根、火点亮”的肢体语言为艺术节增添了东方美学色彩。

针对家庭观众,国内原创卡通剧团《宠粉家族》带来多巴胺主题巡游,国潮小丑剧演员范昊如的《皮特先生的马戏团》则融合传统元素,打造全龄段欢乐体验;环境剧场音乐剧《以爱之名》更打破舞台限制,在真实场景中讲述“金乌寻光”的温暖故事。

深层赋能:艺术为桥,助力河源与世界对话

活动不仅是艺术狂欢,更成为河源经济与湾区文化建设的“加速器”。 作为深河协作在“百千万工程”与农文旅融合领域的标杆载体,春沐源小镇以“龙头企业”身份推动乡村振兴:智慧蔬果梦工厂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入选省级蔬菜产业园;“深圳标准”超充站落地、产业园区建设等举措,实现“科技赋能农业、文旅激活价值”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春沐源集团所期,河源春沐源小镇正以首届“光之艺术节”与“浮标•香港国际诗歌之夜” 为契机,搭建起一座“连接世界与河源”的桥梁——既让全球领先艺术资源落地岭南,更让世界透过春沐源的“光与诗意”看见河源的自然之美与文化潜力,实现“让世界走进河源,让河源对话世界”的深层价值。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立波  二审 张畅 三审 丁庆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 张畅 刘立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