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正当时 | “无声的诗,有形的歌”:一场跨越馆际的相遇

读特新闻记者 常城
10-11 16:18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展览“无声的诗,有形的歌”正在深圳美术馆(新馆)展出,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4日。

展览“无声的诗,有形的歌”正在深圳美术馆(新馆)展出,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4日。

在人类表达的广袤疆域中,语言与图像犹如一对同源的峰峦,彼此眺望,相互辉映。诗人用凝练的词汇描绘心中丘壑,画家则以无声的线条书写胸中诗篇。“诗画同源”的古老命题,揭示了观看与吟诵、具象与抒情之间血脉相连的深刻关系。

正是从这一本源出发,《无声的诗,有形的歌》专题展览由此展开,旨在呈现视觉艺术与文学诗歌之间相互激发、彼此转译的永恒魅力。展览的核心,首先回溯至20世纪的艺术巨匠胡安·米罗。他出身于工匠世家,对材料与工艺有着天生的敏感。这位艺术家深受巴黎文学界影响,始终是诗歌忠实的捍卫者,永远向诗的世界敞开胸怀 。

展览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则聚焦于一批杰出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植根于更为切近的土地与生活,以多元的视觉叙事,吟唱着属于特定时代的“有形之歌”。这些作品涵盖了版画、水墨等多种类型,共同展现了艺术家们在各自领域的丰沛创造力。

本次展览由深圳美术馆与观澜版画美术馆联合主办,是两馆在新时代背景下再次携手的重要成果。作为一次重要的学术合作,展览不仅是对“诗画同源”这一古典命题的现当代视觉回应,更是一次旨在梳理不同文化谱系下艺术与文学关系的专题性研究。

部分展出作品

胡安·米罗《自言自语》石板 1950年 44×32cm 观澜版画美术馆藏

胡安·米罗《地狱的惩罚》石版 1974年 27×75cm 观澜版画美术馆藏

胡安·米罗《我是一名园丁》石版 1963年 41×32cm 观澜版画美术馆藏

胡安·米罗《无题》石版 1950年 50×30cm 观澜版画美术馆藏

陈邕《浮云》水印木刻 1994年 48×45cm 深圳美术馆藏

许向东《情思》油印套色 1995年 50×73cm 深圳美术馆藏

梁铨《江南系列之二》纸本水墨设色 1997年 53.5×67cm 深圳美术馆藏

谭平《叙事》布面油彩 2008年 81×101cm 深圳美术馆藏

戴沁《动物与人》油印套色 1988年 48×62.5cm 深圳美术馆藏

肖映川《正午》1990年 62×60.5cm 深圳美术馆藏

这些作品,或以充满张力的抽象线条,进行着一场关于存在与空间的哲学思辨;或分别从梦境、痕迹与情感等角度入手,探索着人类共通的、难以言状的内在经验。它们共同证明了,一幅画可以拥有诗的结构,包含起承转合、停顿与高潮。它们是艺术家内心的独白,也是献给每一位愿意静心“聆听”的观众的无声之诗。

展览时间:2025年9月18日-2026年1月4日

展览地址:深圳美术馆(新馆)二楼4、5号展厅

(图片来源:深圳美术馆)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伊诺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常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