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学典礼,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讲了什么?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李韵
09-29 19:3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表达了对深圳理工学生的殷切期望

9月29日,深圳理工大学举行2025年开学典礼,校长樊建平发表了题为《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模式,培养实战型的拔尖创新人才》的致辞,回顾了学校成立一年来的发展历程,阐释了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使命与创新形态,并表达了对深圳理工学生的殷切期望。樊建平寄语新生:“既要有大智,更要有大勇!”

成立一年彰显“深圳速度”与“深圳理工品质”

“过去一年,我们走得很扎实且有气势,镌刻了深圳理工人脚踏实地、敢为人先、勇于挑战的拓荒印记。”樊建平说,作为教育部按新标准首批设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深圳理工在短短一年内实现了从“破茧”到“立校”的关键跨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开篇答卷”。

学校首次出省招生便取得“开门红”,在广东、内蒙古、浙江等8个省/自治区录取了一批优质生源。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构建了“学院—研究院—书院”三院一体的育人架构,积极引进高水平国际化师资,并新设“先行书院”;每周4天上课、1天科研实践的“4+1”教学体系成效显著,学生从传统的泡图书馆到泡实验室的习惯已经养成,培养成效已经显现——2024级学生在全国和广东省的创新竞赛中捷报频传。

在科研布局方面,学校紧密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快速建设了细胞与基因技术、未来农业、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8个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9个研究所形成学科领域互补,打造了建制化的科研矩阵。

在对外合作方面,学校通过人员双聘和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深化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及多地研究所的科教合作,构建起依托全国优势科研机构力量办大学的新格局;同时,以全球视野积极拓展国际科教合作网络,已与英国全英华人教授协会达成合作共识,通过“与人绑定”的柔性机制,构建以顶尖学者为纽带的稳定国际合作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打通本科生国际实习与继续深造的通道,第一届学生已经利用该通道在刚刚过去的假期到牛津大学实习。

重塑大学形态,回应时代变革

“深圳理工大学的诞生与发展并非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作为一种新的大学形态,对时代变革进行深刻回应。”樊建平从三个维度,剖析了新型研究型大学“高起点”“小而精”“国际化”“开放程度高”等特点背后的底层逻辑与核心使命。

一是肩负时代新使命。当前,我们正身处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为解决在产业技术上的“卡脖子”和人力资源上的“卡脑子”问题,新型研究型大学以“新条件、新理念、新模式”破局,不受历史包袱拖累,以更加灵活的机制,直面国家战略需求,重塑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在细分领域集聚拳头力量参与国际竞争。

二是在交叉方向建立学科、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未来产业进行发展。当多数高校仍在传统学科框架内深耕时,深圳理工已勇敢走向了“问题导向、理工交叉”的无人区,围绕“新医科”“新工科”等新兴学科,强力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三是与城市共生共成长,建设无边界的大学。樊建平强调,深圳理工作为一所扎根深圳、面向世界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与深圳产业、光明科学城紧密结合,大力推进无边界的“第四代大学”建设,让校园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让城市成为校园的延伸。深圳理工大学不仅与国内的另外七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紧密合作,同时作为我国唯一代表积极参与以欧洲高校联盟为主体的国际“第四代大学联盟”建设。

“同学们,选择深圳理工,就意味着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求知之路,你们将成为‘新型研究型大学’这一形态最直接的体验者、最重要的参与者和最有力的定义者。”樊建平说。

寄语新生:以“大智大勇”培育创新 DNA

“大学教育不再是机械灌输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点燃学生的创造之火。”面对2025级新生,樊建平描绘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成长路径——依托学校优势,以“大智大勇”锻造核心竞争力,成为兼具特区精神与科学家精神的创新者。

深圳理工依托全国一流科研机构,汇聚国家顶尖科研力量,拥有覆盖深空、深海、深地、深脑、深智、生命“六深”领域的大科学装置、前沿实验室与顶尖导师团队,这意味着学生将有更多机会使用先进科研设备、参与国家级前沿项目、与顶尖科学家并肩探索,在拓展人类活动空间与认知边界的过程中实现成长。

“希望同学们要大智大勇,既要智,更要勇。”樊建平对新生提出明确期望:在“大智”上,要练出“眼力和脑力”,掌握在海量信息中“沙里淘金”的本领,将热爱的事做到极致,以“选择能力”重塑“高质量人生”;在“大勇”上,要练就强健体魄与过人胆识,敢于“上天入地”、勇闯“无人区”,成为挑战极限的征服者。

他特别强调,学校希望赋予新生的核心DNA,是在“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与“追求真理的科学家精神” 指引下,不仅实现从1到10的升级创新,更要突破从0到1的原始创新——将理想扎根时代土壤,把勇气挥洒在创新前沿,在创新赛道上勇当尖兵,立志为人类文明贡献世界级创新成果。

“遇见深理工,一生创新魂。”樊建平表示,一周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希望你们充分利用书院的育人环境,多结交朋友、多切磋交流;希望你们永远保持好奇心,积极探索、主动尝试、拥抱挑战;希望你们多接受书院及导师加强胆量的训练,选择做有突破性质的科研产业事业!”

站在成立一周年的新起点,深圳理工大学以“深圳速度”筑牢根基,用创新模式回应时代之问。“期待学子们以青春之力突破从0到1的原始创新,让个人成长与城市发展同频、与国家需求共振,成为实战型的拔尖创新人才。”樊建平说。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李韵)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