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共谋2050+城市发展愿景,打造世界一流双城都市区

读特新闻记者 高灵灵
09-04 17:03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坚定不移构建一体化空间格局,走好城市群、都市圈发展道路。

9月4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详细解读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深圳进一步全面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这是继今年6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国家部委出台的第一份支持深圳深化改革的文件,也是自然资源部给予深圳的第一份城市空间治理综合改革方案。

发布会上,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孔繁昌表示,《若干措施》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在深圳规资海洋领域的具体实践,为深圳进一步全面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实现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指引。

接下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坚定不移构建一体化空间格局,走好城市群、都市圈发展道路。以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牵引,联合香港共同开展2050+城市发展愿景研究,高水平规划建设好前海、河套等重大平台,面向未来打造世界一流双城都市区,大力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同时,将积极联动广州、东莞、惠州、中山等大湾区城市,规划建设更多区域战略通道,大力推动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坚定不移打造安全宜居之城树牢宜居城市理念,加大优质居住用地供给,大力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优化文教体卫等设施布局标准,筑牢城市安全韧性防线,打造全龄友好型城市;实施“三导则+三通则”城市风貌和建筑品质导控体系,开展精细微小品质营城行动,让有温度、有活力、有特色的人民城市不断出新出彩。

坚定不移厚植自然生态底色。坚持生态惠民、保护优先,以建好用好国际红树林中心为牵引,深入实施“红树林+”行动,纵深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加快构建“一脊一带二十廊”生态游憩骨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系,创新“两山”转化“深圳路径”,让高密度城市中的自然生态更可亲近、可感知、可互动。

坚定不移推动内涵集约发展。以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坚持宝地宝用,向低效盘活、立体复合要增量、要效益、要品质,加快重构存量土地再开发体系,创新推进集中连片区域开发建设,有序实施低效用地盘整和非核心功能疏解,创新空间立体复合利用和存量建筑功能转换路径,以空间利用新范式不断提升城市发展集约度。

坚定不移激活蓝色发展动能。深入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对标世界领先海事之城,挖掘“三湾一洋”无限潜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围绕海洋开发集聚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大力发展海工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邮轮游艇等海洋旅游业,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构建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坚定不移创新空间智慧治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科技浪潮,以打造人机友好的未来城市为目标,创新推进空间治理数智化转型,夯实涵盖“空中、地面、地下、海洋”的全市域时空数字底座,拓展“空间+AI”多元应用场景,充分发挥空间数据对低空经济、智能无人体系的服务支撑作用,加快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伊诺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郑蔚珩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高灵灵)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