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尔的孙悟空》出版,儿童文学映照时代主题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2024-06-25 16:0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日前,青年作家陈伟军推出长篇儿童文学新作《阿布尔的孙悟空》,以温暖亲切的笔触、巧妙独特的视角讲述中国维和军人在非洲维护和平、帮扶贫苦的感人温情故事。该书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重磅推出,入选“百班千人”2024年学前及中小学生暑假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于6月21日全国首发。

陈伟军坦言,选择以儿童文学的形式致敬中国维和军人,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大主题,“我觉得这是一种创作上的挑战与突破,更是我作为年轻作家传播中国好声音、讲述中国好故事的一次尝试”。

用“孙悟空”神话故事 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

在构思和创作小说的过程中,陈伟军始终都是思考一个问题:应该怎样去通过中国维和故事去表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

“孙悟空”的形象浮现在陈伟军的脑海里,他认为中国神话形象“孙悟空”可以是中非文化交流的代表。孙悟空故事中的自由与规则、善良与爱、责任与担当,会给非洲少年儿童带来思考和感悟,也同样值得中国孩子们学习和回味。

于是,在小说《阿布尔的孙悟空》中,“孙悟空”成为中国维和军人带给非洲少年儿童重要的文化符号,从“阿布尔”喜欢孙悟空故事、感悟孙悟空形象到最终去真实生活中寻找身边的孙悟空,这是一种心灵的成长,也是中国维和力量给予他们的精神支撑。

“孙悟空是一个象征符号,是中国文化里有关英雄人物的其中一种解读。孙悟空不是单指某一个人,他可以是这世间无数值得尊敬的人。那些勇敢的、有爱的、善良的人们都可以是孙悟空。”这正是陈伟军想在这本书中表达的有关“孙悟空”的深意。

以平视角度书写爱的链接 小说立意挺拔峻峭获好评

翻阅《阿布尔的孙悟空》一书,不难发现这本小说的故事是以一个非洲儿童的第一视角展开的,切入角度显得很特别。

陈伟军表示,以非洲儿童的目光去反观中国在维和行动中的大国担当会更真实、亲切,而不是单方面的“自我感动”,并且更让人去回味其间的情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玉洁盛赞《阿布尔的孙悟空》的创作立意挺拔而峻峭:“最可贵的是以平视的目光看待中国援助非洲,并不是俯视对方去施舍,而是一种爱与友谊的链接,是人类最本真的善。小说将中国最为熟悉的孙悟空形象与非洲12岁的少年阿布尔链接,让人感受到文化的影响力可以超越国界,中非因爱相连,读完让人动容。”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红叶评价,《阿布尔的孙悟空》是一个关于和平、温情与成长的故事,以独特的叙事角度、虚实交织的叙事手法和质朴生动的语言,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中国维和军人的英勇与柔情以及非洲少年儿童的纯真与坚韧,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图片由出版单位提供)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