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谢权熠:书法是开启中国文化的钥匙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2022-06-25 13:03

由深圳美术馆、兰亭书会主办的“且乐溪山——谢权熠书法展”正在深圳美术馆展出,该展将持续至7月3日。此次展览展出书法家谢权熠的50余幅作品,这也是他首次在深圳举办个展,集中呈现书法家取法乎上、传承经典的学书之道与艺术探索。

谢权熠,字锐甫,室号衡斋、抚观烟云斋等,绍兴人,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兰亭书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研究会主席团成员等等。

谢权熠

从小生活在书圣王羲之故里绍兴,书香之气与读书之乐,如曲水流觞一般传承到谢权熠的身上,丰富的文化滋养使得他的书风格法也行云流水,底蕴深厚,遵循守正创新的理念,融书法于时代。

文质同韵  敬畏经典

在谢权熠看来,阅读是一位书法家的必须课。他把读书作为一种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并与书法创作齐头并进。“我阅读的涉猎范围比较广,喜欢哲学、诗文、地理以及历史等方面的书籍。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去追寻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有趣的事情。”

《四言对联》,纸本,2021年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与质的辩证关系,也为谢权熠所思所想所实践。谢权熠尤为敬畏经典的力量。他认为,经典经过时间的考验,为后来者提供了宽阔的视野。“读书越多、越深的人一定会谦虚,因为他从中越会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知,越觉得还有地方需要补课。”

《翁宏句》,96cmx34cm。2021年,纸本

谢权熠对清朝的贴学和馆阁体进行专业的研究,比如,他研究了清朝馆阁体的重要代表人物张照以及清朝贴学书家梁同书,并撰写学术论文。“通过研究这些书法史上的一些人物,还原一些历史的现象。虽然有些书法家的艺术价值后来有所变化,但他们的人生轨迹对历史研究有一定价值。”

《自作诗之四》,33.5cmx17cm。2022年,纸本

在对经典继承和个人的探索中,谢权熠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暨南大学教授、博导陈志平认为,谢权熠其字,入晋格,有乃祖安石境,落笔得竹林长啸,峻然洒脱之势,貌昂昂,如其人也,博雅通会,遇之而如沐魏晋风中。

书道从心 自然生长

书法家孙过庭认为,艺术创作要“同自然之妙有异曲同工之处”。书法如何达到自然之境?在谢权熠看来,书法是一种自然生发、生长的状态,“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艺术就是自己,好的艺术是养出来的,是心灵与自然结合的结果。艺术的生命感,经过人文雕琢,会更有姿态。”

《题韩界平粉》70cm×70cm 2021、2022年纸本

大自然能使人们心灵解放,净化与奋发。谢权熠喜欢亲近自然。此次展览的名称“且乐溪山”也表达了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他的房子南边是会稽山脉,群山连绵,他常常看半天,云卷云舒,烟云环绕。他从深沉静默无限绵长的会稽山中体会的自然精神与其创作的艺术精神合二为一,从而形成了他潇洒飘逸、亦古亦新的艺术风貌。

深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李静认为,谢权熠始终坚守文化立场的书法研究与创作,以文润书,以碑化帖,自然书写。这对展览背景下的深圳书法,乃至当代书坛都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展览现场

谢权熠游心于翰墨,欣赏逸笔草草,聊以自娱的创作态度。他很欣赏宋人罗大经在《山中静日》中所描绘的生活——“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以自乐。因此在他笔下的作品自然而优雅,朴诚而舒适。

展厅现场

书法家的艺术风格与个人性格的关系密切相关,谢权熠认为,风格的构建永无止境,一直是进行时。谢权熠集众家之长,取法“二王”,兼习诸家,重法度而不失丰神。他喜欢宋人的意蕴,常常临写手札,主要是蔡襄的书法。“蔡襄的书法被苏东坡成为‘本朝第一’,必然有其高明之处,主要在于蔡襄对前人书法的继承,以及特别注重笔法。”

《题韩界平版画》40cm×75cm 2021年 纸本

明月直入,清风徐来。谢权熠平时热爱诗歌,也常常写一些诗。在他眼中,书法是开启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如果再找一个,就是诗歌。正如那句话所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正如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方波所评价,谢权熠的书法,可以“温雅”二字来概括,是在江南风物和书卷浸润下的诗性流淌。

( 图片由深圳美术馆提供)

(原标题《深度|书法家谢权熠:书法是开启中国文化的钥匙》)

编辑 编辑-黄力雯(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