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著名作家评论家纵论北京文学70年
读特驻京记者 李萍
2019-10-18 20: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北京文学走过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哪些文学成就?北京作家有什么创作特色?新时代北京作家的责任使命是什么?未来北京文学有什么发展前景?

10月18日,作为每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核心活动之一,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出版集团主办,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承办的“新中国70年•北京文学的光荣与梦想——第四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沧桑荣光——北京文学70年”“沃土深耕——北京文学进行时”“使命担当——面向未来的北京文学”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纵论北京文学70年,致力打造新时代的北京作家群,攀登新时代北京新的文学创作高峰。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野霏,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十月文学院院长曲仲等相关领导,以及梁晓声、刘庆邦、张柠、宁肯、周晓枫、李林荣、张莉、傅秀莹、石一枫、杨庆祥、文珍、丛治辰等知名作家、评论家出席活动。著名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北京作协副主席陈晓明主持了论坛。

沧桑荣光——北京文学70年

与会作家、评论家一致认为,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也是当代文学重镇。新中国70年来,北京文学为当代中国文学的繁荣与发展贡献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取得了辉煌成就。敏锐反映社会现实,引领全国文学风气之先,创新并推动了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创作潮流,可以说,北京的文学创作为新中国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1949年到20世纪80年代,北京的作家方阵在全国文坛上耀眼瞩目,老、中、青几代作家在全国非常具有代表性,获得历届大奖的优秀作品很多。”著名作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回顾北京文学发展时谈到,进入20世纪90年代,北京文学从题材上又开始由重大题材向日常生活转型。关于北京文学的历史与当下,他认为,不能一味地写一座城市的从前,更应关照这座城市的当下与从前的关系,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书写当下,这是广大文艺工作者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著名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刘庆邦谈到,北京很久以来就是文学中心,从古代的曹雪芹到现在的老舍、曹禺,当代的史铁生等一大批现代的、当代的作家,包括今年五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也都是北京人或者在北京生活的作家。他还强调,北京要建成全国文化中心,首先应成为文学中心,要从机制体制上加以保证。不仅要有“硬件”,还要有大作家、大作品这些“软件”。这些对于聚拢作家,培养新人,多出文学精品,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这样的全国文学中心才能立得住。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者和研究者,著名文学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认为,在人文地理学的意义上,北京这个城市的空间,是以城市形式容纳历史,新中国70年文学史写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北京的文化底蕴不仅仅指过往的历史,更指的是创作者、研究者、文学刊物,以及曾在这里酝酿发生的文学思潮、文化现象与北京这座城市的关系,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关系。这种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成为创作者生长生命里的营养。

青年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以“70年北京文学的新声与新变”为题,认为当今的北京文学有双重内涵。一是指“新声”,由老舍先生开拓的,用京味语言描绘老北京人情风貌的文学,是北京文学非常重要的基础;二是指“新变”,北京作为文学中心和文化中心,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作家和学者。他们在北京丰厚的土壤里吸纳了文学精华,创作出书写北京人的精神生活、北京人日新月异的变化的新作品,这是“大北京文学”的概念。

沃土深耕——北京文学进行时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会作家、评论家纷纷认为,北京厚植文化积淀,弘扬文脉传承,根植在北京这篇文学的沃土,北京文艺工作者坚持明大德、扬首善,发挥北京文学兼容并蓄的优良传统,用开阔的眼睛看世界,用博大的胸怀写北京,描绘出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充分展现着新时代北京文学的气韵与神魂。

作为前《十月》杂志副总编辑,著名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宁肯举例谈到,《十月》杂志以独特的眼光,率先提出了“大中篇”的概念,先后发表了以石一枫为代表的一批青年作家八、九万字的中篇小说,在全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像刚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徐则臣、新散文运动的代表周晓枫等作家,都是北京文学的骄傲。北京文学在“进行时”能够出现一批在全国举足轻重的作品,与北京文联、北京作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以及《十月》《北京文学》等杂志形成合力,注重青年作家的发现和培养是分不开的。

青年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周晓枫谈到了北京文学的传承与发展。她认为,传统是被继承下来的先锋,今天的写作,既是得益于过去北京文学的汇集和营养,同时又是对未来北京文学的铺垫和基础。随着北京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文学必然产生变化,而今天北京文学最大的特点恰恰是开放与包容。需要用自己生命的感知去深植其中,书写这个城市的所见、所闻、所感,吸收北京城市中蕴含的文化营养。

文学评论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李林荣从文学史研究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角度强调说,北京的文化身份、北京的地理学的意义在中国文学、华语文学的叙述底下,有着独特性意义和贡献,而这种贡献往往因为在地理背景和历史空间背景方面容易被忽略。

青年作家、《长篇小说选刊》主编付秀莹表示,自己作品《他乡》《陌上》的主人公的成长路径正是一代“新北京人”的成长经验。在北京这片沃土上不断地精耕细作,不断用自己的作品诠释这座城市在时代的大潮当中具有的精神、气象和奥秘的时候,作为作家是深感荣幸和幸福。

使命担当——面向未来的北京文学

文学,传承着北京的时代精神,承载着北京的城市记忆。与会作家、评论家一致认为,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呼唤着广大作家要自觉与人民共呼吸、与时代共命运,用饱满的笔墨讴歌人民,以多彩的作品反映时代,以深刻的思辨引领风气,创作出弘扬时代主旋律、彰显北京新风尚,淬炼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扛鼎之作、传世之作。

青年评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庆祥提出了北京文学的“城市语法”概念。他认为,北京已经不仅仅是地理学意义上的北京,而是更加具有世界性的、多维度的北京,需要有新的“城市语法”来重新建构写作。这种“城市语法”不应该由巴尔扎克或波德莱尔来命名,而应该是北京作家独有的写作方式,只有这样北京文学才可能真正地达到世界文学的高度。

青年作家、《当代》杂志编辑石一枫表示,这些年中国人对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时光飞逝、变化巨大”的感觉,在北京是最集中的,几乎所有将变未变的苗头总是在北京先出现。这种“苗头”正是北京作家写好北京、写出历史真实、历史深刻性得天独厚的题材优势。同时,书写这些变化也是年轻作家面向未来,必须迎接的挑战与迎难而上的责任。

青年评论家丛治辰分享了个人眼中具有北京文学特色的三部作品: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刘心武的《班主任》、王朔的《空中小姐》。在他看来,这三部作品都敏锐地把握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体现出了北京这座城市的特点和城市文化。因为北京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这座城市具有一种得风气之先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北京给作家思考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提供了写作的角度,这是谈北京文学与未来关系的特别重要的东西。

青年作家文珍则认为,北京有很多宏大叙事的地方,也同样有很多人在这里真实地生活。作家有责任记录下人和时代、人和这些命运的洪流。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驻京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