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治水插上“智慧”的翅膀 坪山“互联网+”思维构建治水长效管理机制
读特记者 罗国淮
2019-07-20 07:56

碧波粼粼,鸟语花香,山水相融,河城共生……午后漫步在坪山河畔,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和谐、恬美的自然美景。

“这在两年前是不敢想象的,谁能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河岸、河水竟然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年过7旬的六联社区居民黄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坪山区按照流域统筹、系统治理,以全面推进水污染治理为核心,全力推进坪山河流域综合治理,努力打造具有生态人文特质、示范引领作用以及辐射价值的生态海绵型流域综合治理典范。特别是,在河道治理工程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坪山区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建设坪山河流域智慧管理与服务平台并推出多项创新举措,积极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成效初显,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及水质提升工程获得深圳市2018年度治污保洁工程优秀项目。

“水中哨兵”24小时实时监测水质

记者日前来到坪山河支流飞西水的六联社区段时,看到不少人正沿着河岸散步,有的人甚至在低洼处掬水玩耍。飞西水穿六联社区而过,河边虽然还没有建设绿道,但由于河水不臭了,变清了,河岸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休闲的地方。

“要搁在两年前,不要说到河边散步,就是铺面都懒得打理。”李先生的商铺距离飞西水约10米远,他感慨地对记者说,“一开门整天闻到的就是河里飘来的恶臭,哪还有心思做生意。”而现在则完全不同了,不仅商铺天天开,茶余饭后也会到河边走走。

说到飞西水的变化,除了河水变清、不臭之外,人们印象较为深刻的就是在河里游的一个“小玩意”,“别看它个头小,可很厉害,水质只要有一点点的变化,就会看到有工作人员来查看,这应该都是它的功劳。”

居民们所说的“小玩意”,就是坪山区创新打造的“水中哨兵”——无人自动水质监测站。为了填补人工巡查无法全部覆盖的空白,坪山区采用“互联网+”河道水质监测手段,在河道中放置无人自动水质监测站,对荧光法溶氧、电导率、PH、浊度、温度五项指标以及通过拍摄方式进行分析并设定水质指标,实现24小时实时河道水质监测。

据了解,无人自动水质监测站、云服务器、电脑端、手机端监控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监测系统,当河水污染超过设定指标数,会第一时间上传相关数据,水质在线监控系统通过远程设置现场测点水质或流量警戒线值,并支持接收水质或流量报警信息,弹出报警信息提示、声音提示,并向相关部门指定人员发出报警通知。

创新建设智慧管理与服务平台

“水中哨兵”实时监测水质,只是坪山区“智慧”治水其中的一个新举措。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坪山区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建设坪山河流域智慧管理与服务平台,积极构建治水长效管理机制。

记者注意到,坪山河流域智慧管理与服务平台,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关键技术,建设多元立体监测体系、多维信息服务平台、智慧预报调度平台以及支撑保障环境体系,涵盖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存储、管理、服务、应用等环节,使空间信息与业务信息一体化应用,以此实现坪山河流域智慧管理与服务。

“以雨水回收为例,初期雨水往往夹杂路面污染,坪山河排放口设置的在线监测设备可实时对降雨过程中水量和水质变化实施监测,并通过中控平台远程自动化控制限流闸门,当水质不达标时,直接进行精准截污。”坪山区水务局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前期部部长顾江海告诉记者,采用分散式调蓄,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收集污水,另一方面又可以降低无效的收集规模,污水处理厂效率大为提高,真正实现智能感知、智能融合,智慧应用。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罗国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