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举办AI赋能智能智造产业生态融合发展交流会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肖雄鹏
11-13 12:0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1月12日,以智联未来、造见新机为主题的AI赋能智能智造产业生态融合发展交流会,在坪山区城投智园隆重举行。

11月12日,以“智联未来、造见新机”为主题的AI赋能智能智造产业生态融合发展交流会,在坪山区城投智园隆重举行。

AI与智能智造的融合发展,既是技术革新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机遇。来自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的60多家企业、近90名行业代表参与了本次交流会,共同构建起 “AI+智能智造” 生态系统中紧密关联、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融合协同与应用格局。这一举措,标志着坪山在 “AI+智能智造” 生态体系的融合协同与产业应用层面,开展了创新实践与大胆探索。

坪山区发展改革局、区科技创新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投资推广服务署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并向参会代表详细介绍了坪山区的营商环境和产业支持政策。

区工信局在会上现场推介了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坪山区人工智能产业专项政策(简称 “人工智能十条”),具体包括:支持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平台,为初创企业提供最长3年免租空间;鼓励成长性企业布局优质项目,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租金补贴;支持20+8产业基金投资相关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支持培育 “爆款” 终端产品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创新;对租用智能算力、采购数据服务的企业予以资助;对通过国家智能制造成熟度等级认定的企业给予补助等十条核心支持举措。

交流会上,来自新能源、生物制造、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领域的4名行业专家,围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AI重塑合成微生物组:SDGs框架下的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赋能工业转型的前沿实践》《人工智能在基层卫生健康智慧产业的创新应用》等主题,进行主旨演讲,探讨AI赋能智能制造及工业转型的前沿实践,分享AI技术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的实践创新成果。

当前,AI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已成全球产业发展核心趋势,生成式AI、工业大模型等技术正推动生产过程向智能化、柔性化、高效化升级。AI技术正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广东省与深圳市相继出台重磅行动方案和行动计划,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与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智能智造”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深度融合的新型生产方式,已成为未来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

坪山作为深圳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和重要增长极,已具备坚实的产业基础——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九成,“智能车、创新药、中国芯”三大支柱产业集群效应持续凸显。

依托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产业基础,在AI赋能实践中,坪山已取得诸多阶段性成果:湾区智联试验场累计运行里程超280万公里,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起“虚实结合”的测试体系;比亚迪等龙头企业依托智能技术实现生产效率跃升,带动全区工业投资2024年增长102%,新增工业投资占全市近六成。这些实践充分证明,AI与智造的融合,正是坪山实现“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的核心路径。

本次交流会由深圳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中共深圳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委员会、中共深圳市坪山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委员会指导,深圳市高新区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深圳市智胜高技术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联合承办。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肖雄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