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坪山加速主导标准创新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肖雄鹏
10-30 19:2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随着深圳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的步伐持续提速,这一进程牵动着全球的目光与思考。这座年轻的城市,为何能在短短数载间,完成从“汽车产业后来者”到“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军者”的跨越?

答案,或许就蕴藏在深圳东部的这个创新城区当中——坪山。

2025汽车芯片生态大会举行,全国首个汽车芯片全项标准验证公共服务平台落地;2025世界汽车标准创新大会召开,集中发布全球首个“AI+标准化”汽车平台等三大突破性成果;深圳陆空一体智能网联综合交通测试基地低空运营启动仪式揭幕,陆空协同测试等六大重磅创新平台发布……

短短几天时间,一系列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端会议与创新平台在坪山密集召开或落地,清晰勾勒出坪山从关键技术突破到顶层标准制定的进阶路径。这不仅标志着坪山作为深圳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的全球影响力与标准话语权进一步提升,也为解读“深圳速度”提供了关键视角。

跃升之道:制度、标准与服务的协同破局

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范式正经历深刻变革,竞争焦点已从规模化产能扩张,转向对技术标准、产业生态的定义权争夺。作为深圳唯一被赋予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制造”定位的行政区,坪山如何实现跃升?

制度创新,是坪山实现跃升的“先手棋”。

——在全国率先制定区级智能网联全域开放管理办法,坪山一次性实现“全域开放、允许上路、程序简化、支持无人、鼓励商试”五大突破。

——全市首份区级智能网联汽车专项扶持政策同步发布,涵盖基建、数据安全、保险保障等专项,形成 36 项具体措施;

——率先推进“车路云一体化项目”建设,支撑深圳入选国家“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发放全国首张L3级别车辆道路测试通知书,吸引百度、美团、新石器等众多头部企业汇聚,充分印证了制度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催化效应。

通过制度创新打破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坪山不断在产业赛道上构筑起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标准引领,是坪山实现跃升的“定向仪”。

——全国首个汽车芯片全项标准验证公共服务平台的落地,并将以此推动建设包括1个央企联合体、13个实验室、3个行业平台等标准体系建设。我国汽车芯片标准制定和验证、检验检测以及产品质量提升,将会在坪山找到关键支撑点,助推辖区企业率先打破国际壁垒。

——世界汽车标准创新大会连续三届在坪山举办,看重的正是坪山从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到整车制造的全链条产业生态。这种生态与标准创新带来双向赋能,既让国际标准在产业实践中快速落地,又以产业成果反哺标准优化,为坪山跃升注入双向动能。

通过掌握标准制定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转化通道,坪山持续在未来产业生态中赢得发展主导权。

服务创新,是坪山实现跃升的“加速器”。

——落地总规模100亿元、首期50亿元的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已推动京西智行全球创新研发中心、基本半导体封装测试等多个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同时参与设立相关领域子基金14只、总规模超200亿元。

——构建“引育用”一体人才链,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出台人才政策,聚焦人才对现代化城区的向往,把教育医疗、生态文化、城区配套进行一体打造,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戎辉说,坪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丰富资源,将为汽车标准的研发和验证提供关键支撑,并形成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事实上,这种“以制度护航创新,以标准引领产业”的发展路径,不仅揭示了坪山的雄心已从“产能突破”转向“规则定义”,也为深圳汽车产业的全球跃升写下了生动注脚。

生态筑基:产学研创新资源加速汇聚

无人机从汽车车顶起飞巡拍;智能网联汽车与无人机协同送货;陆、海、空多栖联动灭火救灾……随着深圳陆空一体智能网联综合交通测试基地低空运营的开放,坪山“智能车”产业正向着“场景化解决方案输出”升级,为产业生态带来进一步的融合创新。

“这个时代,大家都在比谁跑得更快,但我们更愿意陪着大家走得更远更深。”这番话语的背后,透露的不仅是坪山对于自身产业实力的自信,更彰显出坪山对于产业发展非同寻常的智慧和思路。

自信的底气,来自雄厚的产业基础。这里不仅汇聚了中芯国际、鹏新旭、基本半导体等200余家半导体领域的重点企业,更吸引了包括比亚迪、佛吉亚、京西智行、承泰科技在内的300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企业集聚。当“汽车”与“芯片”两大战略性产业交汇联动,所构建起的强大产业集群效应,必将为汽车芯片产业化和软件硬件协同化,开辟出更为广阔的新空间。

“坪山是全市先进制造业聚集区,这对于上下游企业而言,意味着更高效的协同、更低的创新成本和更稳定的供应链保障。”深圳海科技术公司副总经理王亮说,选择在这里发展,企业会更有信心。

这一判断,正被持续跃升的产业数据所印证:2024年,坪山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规上企业总产值4650亿元,同比增长25%,规上重点企业数量由2022年的150余家增长到目前的250余家,年均增长18.6%。

精确的思路,源于生态共建的格局。在2025世界汽车标准创新大会上,深圳市车路云产业孵化运营中心、长安大学深圳研究院相继落地坪山,一幅产学研创新资源加速汇聚的现实图景正徐徐展开。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研究员罗传伟指出,创新资源的集聚,有利于坪山开展集成转化和产业落地孵化,让创新要素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协同”,为培育产业新动能提供系统支撑。

这一系统支撑,正具体体现为日趋完善的平台体系:坪山建成清华大学超滑技术研究所微纳工艺加工平台等一批公共技术平台,并集聚了包括比亚迪中央研究院第三代半导体研究中心、北理工深圳汽车研究院在内的高能级汽车与芯片产业创新平台200余家。

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从来不只是产量的狂飙,更是发展哲学的深刻嬗变。在坪山这片热土上,一场从“定义产品”到“定义规则”的深刻变革,将助推深圳乃至中国汽车产业驶向更辽阔的未来。这不仅是技术路径的升级,更是产业范式的重塑,坪山,未来可期!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郭秦川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肖雄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