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日是深圳第四个“人才日”,位于龙华区观澜街道的观澜国际人才街区正式授牌,成为深圳首批国际人才街区创建点,促进了国际先进生产元素、知识技术和高端人才汇聚观澜。这是观澜国际化街区整体建设迈出的最新一步。
据了解,观澜国际化街区建设早在2019年底便已启动,在各级部门大力支持帮助下,观澜街区被列入深圳首批国际化街区创建名单。2020年1月,观澜国际化街区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近期,随着地铁4号线北延段的正式开通运营,更是为观澜国际化街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构建国际化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为街区人才、企业提供多种服务。由观澜国际化街区服务中心、观澜国际化街区党群服务中心、龙华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和观澜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四位一体”构架的国际化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稳步运行。组织街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开展了外事服务相关培训,错时安排服务,制发每月外事服务指引相关推文,实现线下服务、线上指引相互衔接,进一步优化了服务体验。此外,还为街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制作了工作服装,进一步突出了街区服务IP。据统计,中心运行以来,持续提供了多种企业人才交流服务,直接服务2500人次,间接服务6570人次,帮助人才和企业了解扶持政策、拓宽交流渠道、推动经营升级。
街区成功连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资源,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观澜联络处,并举办了4场湾区青年新文创课堂以及3场社群交流活动,通过文创行业发展前景介绍、文创产业初创政策解读等分享,增强湾区港澳创业青年在观澜创业的信心。不仅如此,还为湾区创业青年提供免费工作场地,明确了入驻标准与流程等,联动立方滙运营团队开展创业孵化,吸引425人次咨询,收到18份申请,入驻新文创团队3家。立足观澜本土文化积极培育文创元素,成功举办“青创于澜”青年文化创意产品征集大赛,面向全球青年文创工作者征集文创作品,累计收到参赛作品50份,涵盖文化产品设计、现代手工艺设计、礼品设计等多个领域,评选出了《百年观澜系列》《灵隼》《隐山瓷趣音箱》等优秀作品,进一步浓厚了街区文创氛围。
据了解,街区结合观澜文化特色小镇建设,探索街区“文化+”融合发展之路。2019年12月,在街区观澜古墟举办了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双向维度:记忆与更新”为主题进行建筑文化交流。按照“精致、精细、精美”标准,进一步推动街区旅游、生态、文化融合发展。2019年年底在街区版画村举办了首届龙华文化音乐节,以及“modern观澜 文化艺术嘉年华”系列活动,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到街区观光。目前,观澜版画村改造提升已基本完工,景观水平、休闲功能明显提升。观澜湖新城建设的国内一流气膜滑雪场,为广东省备战冬奥会冰雪项目提供训练场地,将推动冰雪运动成为街区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
街区建立了覆盖中外友人的国际服务群,与街区外籍人士保持了常态化沟通联系,收集了部分外籍人士对深圳40周年的感想。为街区范围内居民提供语言吧、中外文化导赏、国际礼仪等方面培训,提升居民国际化素养。鼓励外籍居民参与街区治理,已组建一支30人左右的“双向志愿服务队伍”。在疫情期间,街区服务中心积极参与社区小区、境外人员疫情防控,开展线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心理援助、复工复学政策解读。建立了“观澜湖-Mind Station”线上心灵驿站,给街区居民提供心理辅导;走访慰问外籍友人40户、集中隔离人员96人,为集中隔离外籍人员提供防疫翻译保障服务约500余次,得到外籍友人高度评价。
编辑 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