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行透透|林语堂故居:大师亲自设计的归息之地
驻台记者 吴晓燕 文/图
2016-06-20 18:32

233717735662942747

位于台北市阳明山仰德大道的林语堂故居

他首度将“humour”翻译成“幽默”,被奉为“幽默大师”的圭臬;一个中国作家用英文写作的《吾国吾民》一经出版,连续52周登顶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生于福建、逝于香江、葬于台北,他把生命的起始都安放在自己最魂牵梦萦的土地上;旅居美国30年却未曾购置一处房产,一心盼望叶落归根;世人皆知他作为一个大文豪的成就,却不知他的另一重身份——发明家;学贯东西却在中国传统婚姻里甘之如贻。

他就是林语堂。凭着《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等代表作,让华夏文学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2016年林语堂润饼文化节刚刚落下帷幕,读特记者走访了林语堂故居。

设计“两脚踏东西文化”

沿着台北市阳明山仰德大道逶迤北上,在半山腰宁谧之处,坐落着一处白墙蓝瓦紫色窗棂的院落。建筑中西合璧,既保留了老北京四合院的神韵,又引入了西班牙建筑的特色。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这就是林语堂故居。其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室内290多平方米。院落前有观音山,旁边有淡水河流过,景致与林语堂福建的故乡神似。在这里,最熨帖他内心的是可以听到熟悉的闽南话。

园圃葱翠、屋宇敞亮。因为不是周末,参观者并不甚多。进入故居后,在回廊处,导览员陈昇峰介绍道,室外免费参观,室内门票新台币30元,并贴心地提醒记者先观看时长20分钟的林语堂记录片。

林语堂曾经形容这座宅院:“宅中有园,园中有院,院中有树,天上有月,不亦快哉”。

57200011073195420

1966年,林语堂决定定居台北,蒋介石专门在阳明山划出一块土地供他建宅院。林语堂亲自操刀设计,设计兼备东西方风格,一如他在《我的话·杂说》中:“两脚踏东西文化”。负责施工的是台北中山纪念馆的设计者、著名建筑师王大闳。故居融合了现代感与古典美,处处渗透着林语堂作为“生活家”的美学趣味和人生态度,让人看到了一个在美的领域真正卓越到了从容的林语堂。

在这所院落里,春温秋肃间,林语堂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十年。他以自身的文化感悟与院落构成宁静的往还、深挚的默契。故去后也长眠于此。

花费12万美元发明打字机

回廊右侧是林语堂的书房、卧室,40年过去了,这里的一床一衫、一桌一椅依然留存着当年的模样,似乎主人只是口叼烟斗到阳台上小坐片刻便会归来。

门口窗台下摆放着大师的书桌,尺寸和我们寻常的书桌一样大小。桌面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台老式打字机。据陈昇峰介绍,林语堂除了是著名的文学大师外,还是一个发明家,这台中文打字机就是他依据上下捡字法原理发明的,64个键可打9万多个汉字。1947年,林语堂在美国纽约发明了“明快中文打字机”,为此花费12万美元,差点倾家荡产。此外,他还发明了自动桥牌机等。

104121_600x600

林语堂和他发明的明快打字机

林家小女林相如谈及父亲的发明,哈哈大笑:“他不大会理财,差点破产。他称自己像一个橡皮球,丢进一桶水里,不管怎么压,还是会浮上来。”

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他的60多本著作、4000本藏书和部分手稿。巡睃书架时目光常常会在《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手稿那里顿一顿。记者惊诧地问陈昇峰手稿怎么有这么多,陈昇峰解释这只是部分手稿,还有一些没有展出。

穿过卧室,就是客厅和餐厅。林语堂将此处命名为“有不为斋”,取意“有所为,有所不为”。墙壁上悬挂的字画除了他自己书写的“有不为斋”条幅,还有在他八十大寿时蒋介石手书的“寿”字、宋美龄所绘的兰花。

国学大师钱穆题写墓碑 

428946129037296128

 室内摆放的一些小物件也颇有情致,如大师的一件深灰中式长袍。令记者忆起林语堂不喜穿西装的特性。他在《论西装》一文中对中西服饰多方比较,最后不无幽默地得出结论:“中服是唯一的合理的人类的服装”。

室内林语堂夫人廖翠凤的痕迹也随处可见。走过书房,在客厅与卧室里,陈昇峰的介绍开始侧重于林语堂和廖翠凤的婚姻与生活。他们相濡以沫度过了57年的婚姻生活。1919年1月9日,在新婚之夜,林语堂送给廖翠凤一个礼物——一把火烧掉了他们的结婚证书。林语堂说婚书离婚时才用得着,因而他不需要。客厅的椅子上刻有林语堂自己设计的“家徽”,圆形图案正中是一个大大的“凤”字上,取自廖翠凤的名字。

在这个院落里,林语堂夫妇既迎来了金婚纪念日,也度过了长女林如斯上吊自杀后艰难悲怆的时日。林如斯曾为《京华烟云》作序,后因遇人不淑,抑郁成疾。

拾级而下,后园是大师的归息之处,墓碑由国学大师钱穆题写。1976年3月26日林语堂在香港溘然长逝,4月就葬于此处,享寿82岁。墓碑下方不知何人供奉了几株鲜花,静静地陪伴着长眠的大师。游人对着墓碑,想人生,知荣辱,游观凭吊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

多元化空间完整地呈现大师

 854515899890712814

 在大师故去之后,廖翠凤捐赠了大师的藏书、著作、手稿及遗物,台北市政府为纪念林语堂的文学成就,成立“林语堂先生纪念图书馆”,于1985年开放。其后更名为林语堂故居,成为展示参观、艺文讲座、餐饮休憩的多元化空间,完整呈现了大师的格调思想、发明创造、生活态度与文学成就。

2005年台湾东吴大学通过公开招标,取得林语堂故居的经营权。同时,由台湾东吴大学英文系系主任曾泰元接任故居执行长。

据林语堂故居专员许惠雯介绍,目前他们已举办了八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每一届获奖作品都集刊并在故居展出。每周六也举办读原著学英文课程。

此外,也根据大师的生活态度,推出了一些接地气的活动,如刚闭幕的2016年林语堂润饼文化节。润饼是福建传统名点,深受大师喜爱。故居邀请民众游园吃饼,体验家庭氛围。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曾说:“假若一个人能在清晨未起身时,很清醒地屈指一算,一生之中究竟有几件东西使他得到真正的享受,则他必定将以食为第一。”记者走访时,故居正定于5月28日-6月18日的每个周六,举办饮食文化讲座,特邀4位来自美食相关领域的专家,让民众发掘生活中的美食艺术。

编辑 多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