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疫情下危中有机,在线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想象空间
澎湃新闻
2020-11-04 15:38

2020中国远程教育大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中国乃至全球都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教育信息化实验,并引发教育界甚至全社会重新来审视信息化与在线教育对教育带来的影响和改变。

日前,在《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的2020(第十九届)中国远程教育大会上,专家、学者们从多个纬度探讨了疫情倒逼在线教育发展以及终身学习成为趋势的背景之下,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该如何发展,在线教育带来的影响和改变等话题,并指出当下的危机中育有新机,变局中将开新局,而在线教育的发展也将带来新的机遇与空间。

后疫情时代,信息化、智能化如何影响高等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在上述会议中指出,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十四五”规划付诸实施,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这样一个时间点,高等教育如何开启强国新征程?管培俊认为,首先要准确把握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格局。“线上线下教育融合正从临时性应急状态逐步的走向常态化,已经成为后疫情时代世界教育的大趋势。从长远来看,在线教育绝不仅仅是疫情下的应急之举,它很可能会引领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推动教育生态网络化、智能化。”管培俊指出,应深刻认识、准确把握这一新变化、新趋势,做好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有机衔接,以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同时,管培俊还指出,要把握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下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机遇,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要把握后疫情时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新变化,通过技术赋能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要把握智能时代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面临的新要求,政府、学校管理、社会、产业、家长和学生都应努力适应信息化和现代化带来的新变化;要在当前复杂局面下,把握并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对外开放带来的新愿景,通过线上方式加强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

终身学习趋势下,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怎么走?

在终身学习趋势下,继续教育需求将增大,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认为,将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统筹起来发展很重要。对此,陈子季提出了多条探索路径,包括改善职业教育体系建构,做好职前职后教育;补齐关键制度,推动职业教育考试招生等关键制度改革,加快国家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建设;推动职业院校广泛参与继续教育、加强职业培训;推动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开展职业教育本科试点;加快开放大学转型发展,做强做大开放大学体系;以及加强各类职业导向的培训,鼓励行业企业和市场力量积极参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理事长王晓初则提出,希望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与教育系统继续教育机构在人才在线培训领域的合作,打造新型在线培训平台,开发新的培训资源,推动打破壁垒,破解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时需面对的工学矛盾,互联互通,促进远程资源共商共建共享,构建人才领域在线培训共同体。

此外,对于开放教育,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徐辉指出,在终身学习理念下,对于开放教育,应建立一套包含评估机制、合作机制、创新机制、认证机制、特色机制、雇主评价机制、成本效益机制、科研支撑机制等内容的质量保障机制,通过质量保障机制,发展高质量的教育,赢得社会尊重。

在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看来,开放大学面临着挑战与机遇,要从以量谋大转向以质图强、从学历补偿转向知识补充、从文凭提升转向技能发展、从重视线上转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方向,在新形势下有新担当、新作为。

在线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想象空间

在观点分享中,专家们认为,疫情之于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却又给在线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空间。

上海纽约大学名誉校长、亚洲协会全球教育中心咨询委员会共同主席俞立中认为,疫情下的在线教育使教与学观念中的根本性问题(长期以来,谈学习即学校教育、课堂学习)暴露了出来。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则从另一个角度指出,疫情暴露出的问题,恰恰是后疫情时代需要关注并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资源问题。他期待,后疫情时代能够构建起一个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新的学习习惯,从传统的学校走向真正的学习中心。

关于在线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想象空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认为,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但由于师生比没有变化,教育成本并未降低;而在线教育的发展为改变这一状况提供了机遇。他希望能够利用在线教育、开放教育服务于国家开放教育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大学多样化、培养人才层次多样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信息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部门主任苗逢春则指出,“此前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以传统的学校教育设置为前提规划的;如今,确保学校教育系统的灾害应对能力成为后疫情时代的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之一。”

此外,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则从数字经济与教育创新的角度指出,疫情推动了全球数字化转型,全球加速进入数据资产化时代,教育数据已成为要素市场的重要角色,未来教育产业的新模式将远超现有模式,并引领整个社会走向创新。

编辑 关越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