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长沙要打造“程序员的城市”,双创资源在深圳长沙双向流动

读特记者 吴亚男 文/图
2020-11-03 20:46
摘要

10月底,由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香港经济导报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聚焦“长沙软件业再出发”采风活动走进长沙园区和代表企业

“长沙的产业特色是硬、软、新、潮。”长沙副市长邱继兴用这四个字生动概括了长沙产业情况,其中“新”指的是新兴的软件产业。10月底,由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香港经济导报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聚焦“长沙软件业再出发”采风活动走进长沙园区和代表企业,深入了解这座“网红城市”在文创业、制造业、软件业等领域的发展情况,看长沙如何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打造“程序员的城市”。

长沙吹响“软件业再出发”的号角。

长沙的“红”因互联网而兴

“网红长沙”如黑马之姿跻身2020全国网红城市前十位,名列中部第一。橘子洲、文和友、茶颜悦色是去长沙必打卡的地点。其实另一角度看,长沙的“红”因互联网而兴。从“互联网岳麓峰会”到“中国1024程序员节”相继举办,这其实也是对长沙软件产业发展的一种肯定和期待。

邱继兴告诉采风团记者,近年来,长沙瞄准智能装备、智能终端、智能汽车和功率芯片“三智一芯”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发力,构建“一园五区两山”软件产业发展新格局,培育了威胜信息、拓维信息、天云软件等特色企业,吸引了华为、腾讯、百度、京东等头部企业相继布局,成为继北上深杭之后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第五城”。软件业成为长沙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为长沙发展带来新机遇。

矿卡智能远程驾驶舱体验。

今年年初,长沙吹响“软件业再出发”的号角。3月20日出台的《长沙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三年(2020—2022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明确了发展目标、产业布局、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设立了软件专项扶持资金,从企业人才引育、做大做强、场景拓展和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打造下一个千亿产业,推动长沙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长沙涉软产业营收突破600亿元,新增涉软企业4000余家,新增从业人员4万余人。

科创要素链接两座城

记者采访中注意到,长沙软件产业中活跃着多家深圳企业的身影,创新资源要素在两城间双向流动,助力长沙与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入合作、融合发展。

“长沙政府对软件业的支持力度与湖南人的干事精神,让湘籍企业家非常认可。”谈及为何在2019年设立长沙运营中心时,身为湖南人的万兴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吴太兵这样说道。万兴科技是一家在深圳创立并成长的企业,专注于数字创意软件领域。今年6月,万兴科技在长沙信息产业园落地了国内第二总部。吴太兵表示,与一线城市相比,长沙对中型软件企业发展具有一定优势,比如长沙依托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有着优质教育资源,利于产学研结合。

与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共同发展成长的天云软件是一家从食堂办公起步的企业,致力于云计算管理平台及金融科技领域研发和运维服务。2016年,天云软件在深圳成立分公司,拓展与银行相关的市场业务。“深圳的市场化程度高,孕育了很多知名企业,能够帮助公司更早的研判整个市场发展。”天云软件董事长李奇谈到深圳与天元软件的发展关联时坦言道。他表示,在深圳容易找到更高水平的工程型人才,这跟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所提供的技术研发支撑形成互补,助推公司实现更好的发展。

去年9月,华为和长沙政府、湘江新区管委会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此背景下,湘江新区孵化的湘江鲲鹏公司于同年12月成立,主营业务为基于华为鲲鹏处理器研发和生产“衡山系列”服务器、“岳麓系列”PC机等计算产品。记者走进湘江鲲鹏的生产车间,看到多名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

湘江鲲鹏服务器生产线。

“湘江鲲鹏已经实现量产。”湘江鲲鹏公司生产总监彭立军介绍道,PC机日产能达1000台,服务器满负荷生产日产能可达300台。

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吴亚男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