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2017年广州半程马拉松一名25岁的男性跑者在终点冲刺后,在离终点线大约10米的位置,突然俯面倒地。现场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发现了这名男子,并在10多秒内即组织开展现场抢救。虽然几十秒之后,该运动员心跳和呼吸就都停止了,但医护人员经过实施心肺复苏,AED除颤等抢救措施,男子恢复了自主心率,随后该运动员送院抢救。
现场有医护人员可以实施应急救治,没有医护人员在场怎么办?
为了广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不断提高市民群众的应急救护和自救互救能力,由东莞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资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与惠州市社会福利院合作,12月13日下午,组织了一个面向普通民众的应急救护培训,普及自救互救、应急避险等知识技能。
在讲座中,培训人员进行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讲授。
培训人员首先向学员们讲解了急救员在应急救援现场的基本步骤:一是在确保现场安全的情况下救护者才可以进入现场展开急救;二是尽快确认伤者和患者情况;三是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四是用正确的方法对伤者进行救护:在确认伤者心跳呼吸停止的情况下,立即对伤者采取心肺复苏手法,交替使用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直至伤者恢复心跳呼吸或专业医疗救护人员到场,尽最大可能挽救伤者生命。
随后培训人员以生动的实例讲授了救护概念、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课程,并向学员们演示了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法、三角巾绷带包扎等紧急救护技术。
最后,大家在培训人员的指导下认真动手演练,并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交通事故、火灾、溺水等事件的应急救护步骤进行了咨询。
实施本次培训的志愿者队伍召集人黄建超老师告诉记者,本次活动的三位培训人员均为志愿者,职业身份为大学教师、医院医生和企业工作人员,业余时间热心参与东莞市红十字会组织的应急救护培训活动。三人团队因为参与应急救护志愿活动而结缘,在取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颁发的红十字救护师资证书的基础上,本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自发组织开展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希望向社会大众广泛传播应急救护知识技能。
黄老师表示,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非常必要、也十分有意义,志愿者队伍未来计划在惠州和东莞两地持续开展类似公益活动,也期待更多对应急救护培训感兴趣的志愿人士加入。
见习编辑 陈湛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