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摄影家镜头里的“中国美味”,正在东莞展出

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图
2020-11-01 21:37
摘要

11月1日,“中国美味”全国摄影大展暨“寻味横沥”摄影展开幕式在东莞市横沥镇稻香饮食文化中心举行,以“美味”这样一种最能体现幸福感的方式,献礼全面小康。

11月1日,“中国美味”全国摄影大展暨“寻味横沥”摄影展开幕式在东莞市横沥镇稻香饮食文化中心举行,以“美味”这样一种最能体现幸福感的方式,献礼全面小康。

活动在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大力指导下,由东莞市文化馆携手中国摄影报社、东莞市摄影家协会共同策划

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中国服饰文化研究院、《中国摄影报》、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东莞市人大、东莞市委宣传部等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开幕式。   

共收到全国1万多幅参赛作品

东莞市横沥镇历史悠久、美食众多、耐人“寻味”,这里有着诸多的食品加工企业和美食品牌,著名的稻香集团就落户在这里。为此,主办方选择在稻香饮食文化中心展出展览,希望全市甚至全省各地的人们到横沥稻香看大展、品美食,推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助力东莞打造品质文化之都。

据了解,本次摄影征集活动得到了全国摄影人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至8月30日截稿,共收到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投稿作品10532余组(约16765幅),投稿作者1821人,经专家评委会评审出入展作品50幅(组)。投稿作品包罗万象,亮点纷呈,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浓郁,题材挖掘与表现手法新颖。参展作品不仅是传统美味的直观呈现,更是56个民族团结一致奔小康的幸福注脚,用浓墨重彩抒写渗透在中国美味中的感触、记忆、渊源和文明,留住蕴藏在美味中的抹不去的乡愁。

对于摄影者来说,通过包括影像画面在内的多种媒介,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中国美味”的入画入境,是一件多么雅俗共赏的事。对于美食本体及其多重文化意涵的观察者、记录者和思考者来说,如何将“博大精深”的“中国美味”更好地通过视觉手段加以呈现,如何将不同的“中国美味”拍出别样的丰富滋味,让人们共鸣和体会,才是全新的考验。

粤港澳50个非遗项目集中展示推介

开幕式当天,新成立不久的的东莞非遗墟市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联盟,携粤港澳三地50个非遗项目来到现场,集中展示。东莞非遗墟市是东莞非遗的品牌活动,从2016年10月起,每周六在东莞市文化馆定点开市,2020年年初,为进一步扩大非遗墟市城际联盟的影响力,深化粤港澳三地非遗工作合作交流,汕头、梅州、汕尾、茂名、潮州、揭阳、湛江七城市加入东莞非遗墟市城际联盟。至此,东莞非遗墟市联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成为粤港澳三地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的崭新平台。

同天举行的,还有近年来横沥大力打造的“百年牛墟风情节”。牛墟风情与文化的演绎,让美食活动不断融入其中,受到百姓的追捧。横沥蒸全牛,几十种调料抹在牛身上,整只牛架在水里蒸,蒸熟后,味道酥香易嚼,让人“食过返寻味”;横沥的牛小吃品种更是丰富:手打牛肉丸、烤牛肉串、牛叉烧包、牛杂焖锅、牛轧糖......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