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万科集团在深圳万科浪骑游艇会举办上海区域媒体交流会。会上,万科集团合伙人朱保全发布两则重磅消息:一是,万科物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物云)。二是正式发布拥有“端边云协同”AI分析能力的“星尘”操作系统。
万物云品牌标识
万科物业为何要更名?从万科物业到万物云有什么变化和特殊含义?朱保全介绍,万物云不是云计算或者云服务,但从城市到园区、从写字楼到家皆为空间,空间科技服务的范畴比物业服务更大,在空间(Space)里的设施、设备、资产、人及商业活动皆可通过技术(Tech)连接。公司将名字从“物业”变更为“空间(云)”,代表公司想要通过技术的融入,服务更多客户、服务客户的更多方面。
现场公布新公司名称
作为技术连接能力的展现,在媒体会现场,朱保全还演示了公司全新发布的“星尘”操作系统。据介绍,“星尘”操作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边缘计算来连接大量硬件设施设备,实现低接入成本和低维护成本。在应用接入方面,通过数据服务平台开放API接口,能支撑多样化应用的开发。除了开放特征外,“星尘”操作系统还拥有“端边云协同”的AI分析能力,能实现智能分析成本降低,效率提升的效果。
“星尘”操作系统相当于一个连接平台,空间里的设施、设备、资产、人、商业活动等都能接入系统。据介绍,该系统目前已经连接了96个设备厂商,以及丰富的自营和第三方服务。物业公司、供应链上下游、各类生态合作伙伴等任何一个与这个系统可以连接的设备厂商,都可以开放连接到这个系统上来,并在系统上获得万物云多年积累的技术、流程、标准等核心服务产品与服务能力。
朱保全在会上介绍“星尘”操作系统。
此外,“星尘”操作系统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还构建了空间“数字孪生(Digital Twin)”。以online作为对offline的映射,完成对各类型空间的模型化,为数字化管理和服务的分析和优化提供持续不断的助力。
“物业行业很多资源消耗在对服务过程和结果的监督管理中。从线下到线上,将流程和体系封装成BPaaS(流程即服务)后,靠系统来监督,能释放大量生产力。”朱保全介绍到,空间数字孪生下,物业行业里的灰色和不透明在线上将无法生存,并且可以不断通过数据反馈来优化流程、自我迭代,让对人的服务和物的打理更稳定、更透明的。
目前,万物云旗下两家科技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获得过百项专利,Tech模块已经成型且具备了BPaaS(流程即服务)输出能力与广泛的IoT(物联网)连接能力,包括“万睿科技”、“第五空间”,分别提供软硬件服务能力、数字运营和行业人工智能服务。
朱保全认为,物业服务提供商依靠万物云“星尘”操作系统的连接,可以面向更大的市场。对于物业公司,则能实现赋能,提升物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当万科物业变身到万物云之后,或许今天的同行对手就是明天的伙伴朋友。朱保全表示,公司未来还会战略投资具备一定规模的物业公司,甚至会支持它上市,同时也为志同道合的物业企业提供全套的BPaaS服务。“我们希望(与大家一起)共同走向一个高品质服务之路。”朱保全说。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刘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