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第三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大鹏新区活动在大鹏所城北门广场启动,现场演出大鹏新区本土省级非遗项目大鹏山歌、区级非遗项目大鹏婚俗,以及昆曲、京剧、粤剧等传统非遗代表性项目。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大鹏新区“非遗周”将通过“演、展、讲”等丰富多彩活动形式,展示非遗技艺,传承非遗文化,体现非遗魅力。
区级非遗项目大鹏婚俗表演
本届大鹏新区“非遗周”以大鹏所城文化旅游区为核心区域,同时覆盖下辖3个办事处及新区中小学校。
“演”——举办具大鹏本土特色的非遗活动展演、展示和体验,邀请居民参与非遗现场教学互动,穿插有奖问答,加深本土非遗认识。
“展”——组织技艺、民俗等特色大鹏非遗项目,组办“非遗古街集市”一条街,开展非遗现场制作教学、成品静态展示,辅以多样化非遗文化遗产项目展示。
“讲”——选取新区代表性非遗项目,面向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开展传统技艺教授等有关实践活动,包括疍民过年习俗(舞草龙)项目扎龙、舞龙等传承教育活动,以及非遗舞蹈编创传授等。
京歌《京腔京韵在大鹏》
新区一直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目前拥有18个非遗项目,其中省级4个,市、区级14个。
编辑 董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