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两百多幅珍贵历史图片展现美国大萧条时期
特约撰稿 化抱
2020-10-30 21:39

1929 年 10 月 24 日,美国遭受了灾难性打击。不是因为炸弹袭击,也不是因为自然灾害——而是因为至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股市崩盘。就是在这个"黑色星期四",大萧条开始了。

近日,中国画报出版社推出了轻阅读 • 趣历史的"萤火虫"书系的第五本:《大萧条:1929 — 1933》,通过两百多幅珍贵历史图片,展示了上世纪奢华繁荣的 20 年代,描述了股票崩盘、银行倒闭所引发的混乱;结合数十位学者的专业解读,揭示了美国经济崩溃的原因,探究"大萧条"是如何撕开了"咆哮的 20 世纪 20 年代",进而将美国社会区别为颓废社会和享乐社会的,探究那些试图阻止这场灾难的关键人物,以及德国臭名昭著的法西斯独裁者的崛起,并且探讨了后人是如何记述这段历史的。

《大萧条:1929 — 1933》还用生动的细节,讲述了禁酒令及其废除,《斯穆特 - 霍利关税法案》《格拉斯 - 斯蒂格尔法案》以及"大萧条"对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的影响。美国从 20 世纪 20 年代的高度繁荣到迅速萧条的这段历史,对当今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的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平,美国人享受了空前繁荣所带来的的种种惬意,但在这个繁荣的背后,潜藏着很多旧秩序的危机:国家的财政政策、农业的崩溃、国民生产的大幅提高、资本过剩与严重消费不足等。

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剧增,农民失去土地、流落他乡;曾经衣冠楚楚的中产阶级,蜷缩在领取救济食物的队伍里,饥饿、贫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痛苦、绝望挂在人们的脸上 …… 这是 1929 年开始的大萧条美国社会的场景。

罗斯福上台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 , 消除了人们在大萧条中的恐慌,恢复了消费信心,带领美国逐渐走上正轨。因此,挖掘消费潜力、启动内需的关键一步是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公众没有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刺激消费增长,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有学者认为,"大萧条"留下的最大遗产之一是:随着国家政策越来越走向干涉和保护主义,人们对联邦政府的作用也深信不疑。现在几乎不会有人相信,在类似危机爆发之际,当局会坐视不理。市场不可能完全自由,政府对其公民的福祉负有责任,它必须参与构建健康的经济机制。也有学者认为,"大萧条"真正的终结,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本书对此也有论述。

"萤火虫"书系:《大萧条:1929 — 1933》

作 者: [ 英 ] 凯瑟琳 • 马什 编著

毕元辉 刘也铭译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 年 10 月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

(作者:特约撰稿 化抱)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