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推进绿色小水电发展,广东小水电站数量及开发率全国第一

读特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粤水轩
2020-10-26 19:30
摘要

为做好山洪灾害易发区小水电站安全管理,目前,广东已将全省531宗山洪灾害易发区小水电站纳入管理,绘制山洪灾害影响小水电“一张图”,根据水雨情信息及防汛要求,及时提醒业主加强上游及周边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的巡查排查,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广东省水利厅消息,近年来广东以小水电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绿色小水电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走在全国前列,在26日广州召开的全国农村小水电发展大会上,广东应邀介绍好经验好做法。

小水电站数量及开发率居全国第一

广东是小水电大省,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1137.2万千瓦。已建小水电站数量居全国第一(9847宗),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三(760万千瓦),开发率居全国第一(88.3%),电站主要分布在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占比85%),年均产值113亿元,解决8.2万人的就业,55%的小水电站承担着社会公益职能,为广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群众致富作出积极贡献。

由于小水电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老、破、旧问题突出,广东小水电管理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包括监管缺乏有效抓手,管理人员普遍不足,管理手段落后,信息获取不及时,难以做到监管全覆盖、零距离、无时差,导致安全事件偶有发生、生态流量难以保障。传统的水电监管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要求,不符合新时期的发展理念,亟需通过信息化建设破解管理难题,提升管理水平,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安全监管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通过小水电信息化建设,为建设生态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管理规范、经济合理的绿色小水电站,保障防洪安全、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发挥重要作用。

融合省三防等相关信息系统,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小水电站提供实时及周边水雨情信息,便于监管部门做好精准防控,便于小水电业主做好具体防汛措施,保障小水电度汛安全。为做好山洪灾害易发区小水电站安全管理,目前,广东已将全省531宗山洪灾害易发区小水电站纳入管理,绘制山洪灾害影响小水电“一张图”,根据水雨情信息及防汛要求,及时提醒业主加强上游及周边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的巡查排查,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粤水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