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泉《 沙 · 墨 》
由深圳画院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艺委会、深圳"设计之都"推广办、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等单位联合承办,并得到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基金支持的“2017善意设计场——天生·中国当代视觉艺术邀请展”正在深圳画院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共展出了十位设计师与艺术家的作品,多侧重观念性与实验性的作品。
张达利《幻象装置》
十位参展的艺术家分别是马泉、刘俐蕴、张达利、未明、姚建伟、陆军、冯羽、杨光、邓春儒、任四四。十位艺术家从个人不同的研究领域出发,作品传递出的不仅仅是一种全新的当代审美样式、语境,更是一种东方哲学思想的表达;作品以探索和实验的方式呈现出“天生万物,万物共生”的镜像,倡导善意的美学,创作明天的艺术。策展人孔森表示,他想通过这十个人的组合,呈现一个无边无界的展。
姚建伟《水乡记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这次展览,可以观察到艺术家对环境问题、人文环境等诸多思考。观众一步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艺术家马泉的多媒体作品《沙•墨》。这是一个通过水墨、影像、音乐、装置而展现的实景沙漠,似真似幻,观众被眼前的景像所吸引,如同置身真实的沙漠,感受到世界正在沙化,人类已经到了失去家园的阶段。这是艺术家数十年坚持深入沙漠腹地无人区进行极限探险考察,寻找地球的初始空间意象,而感受到的生命回归体悟。
任四四与李启菁的影像装置作品《脉象之都市篇》通过晃动的视觉镜头,给我们呈现了有些“疏离感”的城市,让我们不禁对城市种种现状引起了思考。在二楼展示空间,呈现的是张达利作品《看上去很美》与扬光作品《新景观01》。这两个作品同样构成了一个奇妙的场域。《看上去很美》用光与色彩的变化,展现出美丽背后的黑暗、空虚、空洞,给人一种未来感与冲突感。而《新景观01》则是用旧电线“编织”的一棵树,呈现了当下电子设备对生活的改变与影响。
杨光《新景观空间》
记者了解到,“善意设计场”自2014年创办至今,分别从“空无”、“墨界”、“开物”等一系列主题邀请展出发,试图构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与艺术融合的观念性场域,不断探索艺术与设计的边界,以水墨的情怀,去实现一个集东方审美与精神性、探索性的实验场。该活动己经成为深圳“创意十二月”的一张文化名片。
任四四《都市脉象多媒体》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5日,市民可免费观看。
编辑 桂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