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必经的 美育教程
刘启豪
2020-10-24 08:11

《给孩子的电影》 戴锦华 编著 中信出版集团·活字文化 2020年8月版

看过《给孩子的电影》的序言,可以把戴锦华编纂此书的动机理解成一种补救性的希冀,“犹记得,当我与电影初坠爱河之时,我已成年。彼时彼地,我心心念念的是,若是我在孩提时代、‘青葱’年华便能看到如此多丰富而杰出的电影,我的生命也许便会有所不同?”作为一个已经成年的电影爱好者,看到书中以电影史、电影美学为线索精心编排并解说的五十部电影佳作,心中的叹息与此十分相近,如果我能在少年乃至童年时代遇见一本这样的书,是否就不必再像无头苍蝇一样在VCD出租店里大浪淘沙,是否就能从这杰出的艺术中获得启发,活得更加舒展自在?

高中时代看电影的手段变成屏幕2寸大小的MP4,每周六的晚自习,家在市里的学生通常不会参加,住校生也意兴阑珊,不到准点,偌大的教学楼人去楼空,有一种恐怖像藤蔓一样从座位背后缠上来,回到出租房里也甩不掉。开在学校附近的数码店,一块钱可以复制一部电影,是比杂志和小说还要经济的娱乐方式。高考的警钟越敲越响,靠电影逃离,像饮鸩止渴,周六早上几乎是从宿醉般的僵硬和失落中醒来的,但洗漱之后,心里涌起的还是毫无保留的感激。

后来在《繁花》里看见姝华写给沪生的信,“沪生,我写信来,是想表明,我们的见解并不相同,所谓陈言腐语,‘花鸟之寓目,自信心中粗’……年纪越长,越觉得孤独,是正常的,独立出生,独立去死。”脑海中闪过的是《两生花》里法国的维罗妮卡在男友的照片里看见了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却早已失去相逢的机会。来自命运最深处的绝望和悲伤,用最痛切的方式解答了身为高中生的我心中有关孤独的追问。也记得自己后知后觉地追赶哈利·波特热,央求母亲去音像店帮我买到一盒正版的《魔法石》,那猩红色的,驶向梦幻未知的魔法世界的九又四分之三号列车固然令人如痴如醉,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始终是镜头对于主角那样一种深沉的关切和寄望:一个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容身之地的古怪孩童,可以是另一个世界里大难不死的英雄。既然孤独是无法逃避的人生常态,除了正面遭遇这一条路,我们别无所有。

虽然戴老师曾在多个场合声明,银幕不是透明的,观影并非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必须经由有趣却严肃的美育教程。我却疑心如今电影在家长们心中鄙视/焦虑链条上的地位,学着拍尚有一些生产性,学着看岂不是玩物丧志?但对于我而言,在电影中首先遭遇的,永远是最为特别,同时又不容他人置喙的,多彩多姿的生命经验。在庸常的现实中,它赋予人一种抽离而独立的目光,提醒着人们在另一重时空中,曾存在过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这恐怕也是戴老师所说,电影是一笔一经拥有永难剥夺的精神财富的深意所在。

编辑 秦天

(作者:刘启豪)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