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家庭财富报告出炉:中国家庭财富总额位居世界第二

读特记者 王欣
2020-10-23 15:13
摘要

中国家庭财富总额仅次于美国,超越了日本,位居第二。

瑞信研究院10月22日在香港发布《2020年全球财富报告》,呈现全新的全球家庭财富信息:相比2019年全球财富总额增长36.3万亿美元,2020年1至3月,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家庭财富缩水17.5万亿美元;3月之后,股市反弹,房价回升。2020年第二季度的预测表明,全球家庭财富总额相比去年年底略有上升,但成人人均财富却出现微降。其中,中国家庭财富总额仅次于美国,超越了日本,位居第二。

疫情影响财富增长

若无新冠疫情,最佳预测是全球成年人人均财富将从2020年年初的77,309美元上升至6月底的78,376美元。而事实上,疫情造成平均财富降至76,984美元。

疫情的最初影响体现在资产价格上,2020年1至3月期间全球家庭净值下降了17.5万亿美元,降幅为4.4%。随后,全球各国政府和央行相继采取措施,使局势在今年秋季发生逆转。到今年6月份,全球财富比起始值高出1万亿美元。然而,GDP下降和债务上升将造成长期性损害,因此,财富增长将在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期内可能受到遏制。

拉美地区所受冲击最为严重,该地区的货币贬值加剧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减少,导致以美元为单位的财富总额减少12.8%。疫情遏制了北美地区的预期增长,除中国和印度以外所有国家和地区均蒙受损失。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英国财富缩水最为严重

今年的一大巨变是储蓄率上升,主要原因是,全球隔离措施和其他疫情相关的支出限制,加之租金和住房抵押贷款延付,放大了2020年第二季度的消费降幅。不过,总体财富影响可能不大,因为支出的限制预计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为应对疫情降息和放松信贷

似乎成功支撑了股市和房价

本报告作者、经济学家Anthony Shorrocks教授认为:“在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造成冲击的背景下,家庭财富仍相对安然无恙似乎值得称道。财富是一种家庭在困难时期的自我保障方式。起初疫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全球股市暴跌上。当各国政府和央行接连作出承诺的局势明朗时,股价开始回升。在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最初的股市跌幅已得到了整体逆转,尽管许多国家的股价还未完全回升。在非金融领域,全球住房或房地产价格并没有呈现普跌趋势。”

瑞信国际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官兼全球经济和研究主管Nannette Hechler-Fayd’herbe指出:“虽然2019年的财富创造成绩斐然,但新冠疫情却让所有人清醒地意识到全球经济受到外部冲击的危险。与2007-08年的金融危机不同,在这场浩劫中,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因为全球金融业比前一轮危机时要健康得多。各国政府和央行也认识到了信用安排和量化宽松政策在严重危机期间的重要作用。”

“迄今为止,疫情对家庭财富影响甚微。不过,经济增长暂缓,加之企业和消费者行为的转变,可能造成产出损失、设施冗余和行业结构变化,这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抑制家庭财富的积累。全球经济遭受的冲击让我们相信,在整个2021年,家庭财富的增长最多只能摆脱疫情缓慢恢复。各国内部局势瞬息万变,许多意外必将接连出现。在主要经济体中,中国很可能成为显而易见的赢家。”

中国家庭财富总额位居世界第二

从各区域亮点来看,亚太地区的家庭财富贡献最高。到2020年6月,亚太地区家庭财富总额高达1,672,710亿美元,占全球总额4,001,800亿美元的42%。2020年前6个月,亚洲家庭财富增长了35,870亿美元,净资产超过5,000万美元的超高净值成人已达45,920人。

其中,中国家庭财富总额仅次于美国,超越了日本,位居第二。

从本世纪初到2019年底,中国家庭财富总额增长了21倍,按当前汇率计算,从3.7万亿美元增长到78.08万亿美元。截至2019年底,中国家庭的成人人均实际资产为44,349美元,金融资产为34,008美元。平均债务仅7,395美元,相当于总资产的9.4%

新冠疫情突袭,首当其冲的中国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抗疫措施,经济得以健康复苏。尽管负面经济影响不容忽视,但报告预计,2020年上半年人均财富仍将有4.1%的增长。预计在2020年剩余时间和2021年,中国财富积累将继续保持相对强有力的增长态势。

截至2019年底,中国已有580万名百万富豪,财富超过5,000万美元的居民多达21,087人——超过了除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和地区。按当前汇率计算,2019年中国成人财富增长速度为12.8%,而前5年平均涨幅为8.8%。中国成人财富将保持类似近几年的速度,以9%的水平增长。

编辑 秦天

(作者:读特记者 王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