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开展督导性视察,委员建议:“科技+市场化”推进垃圾减量分类

读特记者 周元春 文/图
2020-10-22 20:26
摘要

10月22日,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率领市政协委员开展“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全面实施”督导性视察。

10月22日,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率领市政协委员开展“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全面实施”督导性视察。陈倩雯表示,要进一步优化监管模式、加强宣传,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为推进深圳垃圾分类工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视察组先后前往下坪填埋场视察垃圾填埋处理、应急抢险工程,在彩田村视察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家庭厨余垃圾就地就近处理,前往城管智慧中心了解智慧环卫监管系统运作,并听取市城管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商务局及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代表介绍相关情况。

据介绍,截至2020年9月底,全市3508个物业小区和1718个城中村已经全部实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分类模式。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量为5623吨/日,市场化回收的再生资源量约6600吨/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为40.2%。

委员、专家们在肯定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同时也纷纷建言。“目前,很多办公楼宇还没有推行垃圾分类,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市政协委员黄维芬说。市政协委员曹国文也表示,在垃圾分类上,企业应承担更多责任,应尽快建立起“谁产生垃圾谁买单”的制度。“深圳的垃圾分类不能简单照办搬日本、台湾或其他城市经验,而是根据深圳特点,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垃圾减量分类的便利性和有效性。” 深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唐圣钧建议。市政协委员陈蔼贫则认为,现行垃圾分类的条例法规的相对人涉及全体市民,应强化法规辅导和必要的物质支持。同时,应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支持垃圾分类,减轻群众工作量。陈蔼贫还提出,垃圾既可变废为宝,则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垃圾分类采用简单的‘督和管’恐难达到预定效果。”陈蔼贫说。

编辑 许舜钿

(作者:读特记者 周元春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