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如果眼睛近视或出了问题,需要看清眼睛内部的变化,并对眼球内部进行精准测量,这能做到吗?深圳莫廷医疗成为了这方面的领军企业。公司成立22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研发着一项尖端光学成像技术——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莫廷医疗开启了国产眼科OCT产业化之路,成功打造出我国首台可量产的“可视化”生物测量仪,目前已拥有175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并获得12项全球专利。这家诞生于深圳的科技企业,不断攻坚克难,创新发展,成为了新征程上续写“春天的故事”的生动践行者。
启航:拉开中国OCT设备研发和产业化序幕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在这里,心怀梦想的创业者总能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莫廷医疗的创始人王辉就是其中之一,他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来到深圳,成为一家大医院分子生物实验室技术员。1996年他成为深圳一家试剂公司的运营负责人,后来他自主创业成立公司代理徕卡科学仪器。王辉自幼对仪器设备工作原理充满好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他于2004年结识了时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马辉院长。随着交流增多,清华大学先进的技术让王辉着迷。在多次考察清华大学、并与清华大学何永红博士相识后,他下定决心与清华大学展开产学研合作。当时市场上还没有国产的OCT设备,马院长、何博士与王辉三人一拍即合选择OCT技术产业化作为产学研合作方向,从而拉开了中国OCT设备研发和产业化的序幕。“我就是相信清华大学,相信清华大学的技术。”王辉说。
OCT技术是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成果,1996年被光学巨头蔡司收购,并打造出全球第一台用于眼底视网膜断层成像的商业化产品,从此让眼科医生可以实时看到病人的眼底断层。我国光学泰斗王大珩院士敏锐地预见到该项技术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秉承着“坚持科学仪器中国自己造”的愿景,迅速组织清华大学启动相关研究工作。
从第一台国产OCT出现,到将这台产品做到产业化并有市场竞争力,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时我们年轻,哪知道有那么难,所以一头就扎进去了。”为了推进这个项目,王辉不仅投入前期开公司的所有积蓄,还把房子抵押给银行贷出3000万元,继续推进项目研发。这其中还有一个插曲,最开始研发的OCT集中于皮肤检测和商品检测领域,但屡次商业化试水都不成功。
面临巨大压力的王辉只能放手一搏,他说,一定要做国产眼科OCT,因为蔡司已经把眼科OCT的市场做起来了。要与国际品牌正面竞争,否则没有出路。只要能把产品做出来,只要我们的产品更有性价比,就一定能卖钱。王辉的想法获得了大家支持。不久中国第一台可量产的眼科OCT做出来了,在参加展销会时,这款产品震惊了国外同行。
自2004年项目开展以来,项目团队克服“零基础”条件,不断攻克技术难关,为国家眼科OCT产业发展奠定了里程碑: 莫廷医疗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先后推出了中国第一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眼后节时域OCT、中国第一台眼前节时域OCT、中国首台频域OCT,其中频域OCT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认证,彻底打破国际技术封锁,填补国产OCT市场空白。2013年至2016年,又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频域OCT技术的光学生物测量仪及中国首台多普勒血管成像OCT。莫廷医疗坚持自研自产,98%以上物料实现国产化,向王大珩院士提出的“OCT中国造”任务交出了高质量的答卷,为OCT技术的普及奠定了关键基础。
2006年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课题组到医院病房给王大珩院士当面汇报OCT技术产业化及成果展示。何永红教授(左一)顾瑛院士(左二)王大珩院士(左三)马辉院长(左四)王辉先生(左五)
攀登:让“中国首创”成为“世界标准”
莫廷“莫停”——王辉把这两个字写进了企业名称里,也带领莫廷团队把这两个字写进了产品里。2024年莫廷医疗新一代光学生物测量仪“哥伦布”获批上市。“哥伦布”首次实现白内障术前“实时固视确认+精准生物测量”,把测量误差控制在20μm以内,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五分之一。说起这项创新,王辉如数家珍,“我们是把硬盘盘片变成一个光学的镜片,一半做反射膜,一半做透射膜,来解决这个问题。盘片在高速旋转的时也在高速切换,一路光聚焦到眼角膜,一路光聚焦到眼底。这个创新不仅成本可控,而且还能实现目的。”
更让业界震动的是,2025年4月,国际白内障领域两大白内障术前规划“公式之父”——意大利Savini教授与美国Hoffer教授在国际顶尖期刊《JCRS》(白内障与屈光手术杂志)共同发表论文:在重复性与一致性指标上,“哥伦布”与德国蔡司IOLMaster700并驾齐驱。Savini与Hoffer教授同为IOL Power Club(IPC)的创始人之一。IPC是白内障领域国际顶尖的学术组织,致力于推动眼内人工晶体度数选择算法和技术的发展,并为科学家和医生提供交流平台。
该论文发表这意味着,短短一年,中国设备从“跟随”跃升为“并跑”,并拿到了全球学术话语权的“通行证”。莫廷医疗没有满足于OCT设备的研发,而是依托雄厚的技术创新能力,敢为天下先,将磨炼“炉火纯青”的OCT技术应用到眼睛光学生物测量技术上,重新诠释了“眼生物测量”标准。
IOL Power Club会议现场,莫廷医疗研发负责人代祥松(右一)讲解哥伦布生物测量仪核心突破。
跨界:让“一束光”照亮更多产业
莫廷的“永不止步”也得益于创始团队对技术的追求,每年投入营业额20%的研发经费,目前已拥有175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并已获得12项全球专利技术(PCT),这为持续的科研创新构筑了强大的技术壁垒。
2025年,莫廷医疗成立子公司莫廷光学,把眼科OCT的精密光学技术“嫁接”工业检测——LDM-OCT焊接熔深检测系统,这套系统的原理与眼科 OCT 如出一辙:通过OCT检测光紧跟焊接激光实时扫描焊缝底部,实时测量熔池深度和缺陷。把原本昂贵、卡脖子的强激光焊接时“微米级、实时、三维”检测能力,变成大规模、可复制、低成本的工业基础设施——这正是“敢闯敢试”精神在硬核科技里的最新注脚。
金国藩院士对莫廷OCT课题给予高度评价。
22年,莫廷医疗从深圳出发,用一束光跨越国界、穿越多学科、穿越周期。从最开始在深圳一间简陋的实验室打破OCT技术垄断,到现如今产品遍布全球。在国家有关部委和深圳市的大力支持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2023年莫廷医疗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革,2024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5年荣获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站在深圳经济特区 45 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莫廷医疗的历程恰似时代精神的缩影:从 “一张白纸” 起步,凭借 “敢闯敢试” 的勇气攻克技术壁垒;以 “开放包容” 的胸怀链接全球资源;用 “务实创新” 的态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未来,莫廷医疗将加速国际化布局,重点拓展新兴市场,凭借着“永不停步”的精神打造更具性价比的产品,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建立品牌认知,推进海外认证,为全球视觉健康,为人类眼健康和高精密制造提供中国深圳解决方案。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