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一座人民精神铸就的山
记者 刘秋伟 盛佳婉 /文 李忠/图
2016-06-14 17:20

“支前洪流”塑像

“支前洪流”塑像

在山东省沂蒙革命纪念馆,有一组雕塑,场面震撼:85辆小推车,艰难行走在曲折蜿蜒的道路上。每一辆小车,均装满粮食物资;每一位百姓,都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这组名为“力量”的群雕,是沂蒙人民小推车支前的真实写照。

据统计,整个革命战争期间,山东有100万热血男儿参军,牺牲在册的烈士就有189344人,无名烈士难以计数。山东4000万人口中,有1100多万人次的支前大军,奋战在前线和后方。

老区人说,沂蒙山是一座巍然耸立的精神高山,承载着齐鲁儿女的信仰与信念,那就是: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省临沂市时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党群血肉相连 军民鱼水情深

“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是沂蒙人民与党荣辱与共、生死相依的最生动写照。

回眸凝思,在那艰苦卓绝的岁月,沂蒙山区人民为什么跟共产党走?共产党靠什么与群众共命运同生死?

5月中旬,杨柳飞絮的季节,深圳特区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大型系列报道小组来到山东省临沂市,穿越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重温那段荡气回肠的革命历史。

山东,历代兵家争雄角逐之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抗日战争和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注着山东,毛泽东说:山东这盘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1938年,他作出派兵到山东的决定,徐向前、罗荣桓等先后率部来到山东。

在沂蒙山区,我们党积极主张抗日,庄严宣告要与侵略者血战到底,并以这一主张凝聚起统一抗日的伟大力量。

1941年12月19日上午8点多,日伪军1000余人分两路包围了山东省沭水县渊子崖村(现属莒南县),村民与日军展开搏斗,147人牺牲。战斗持续到黄昏,八路军山纵二旅五团和县大队、区中队赶来增援,并将日军引向村外,在村东的小岭上与之激战。板泉区区长冯干三子弹打光了,与敌人肉搏,接连砍死三个鬼子,自己腹部被鬼子刺穿,肠子流出体外,鲜血染红全身。最后,板泉区委书记刘新一、区长冯干三等40多名干部、战士英勇牺牲。收殓战士遗体时,在场的群众无不放声痛哭。

渊子崖村北矗立着记录这次战斗的烈士纪念塔,历经70多年风雨,石碑上镌刻的村民和八路军战士的英名,铭记着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生死与共的血肉之情。

“共产党始终与群众生死相依,坚定了老百姓跟共产党走的决心。人民之所以爱党爱军,主要是党为人民谋利益、谋解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临沂市委党校文化科技教研部主任庄纪旭说。

庄纪旭告诉记者,在沂蒙人民遭受日寇铁蹄蹂躏的危难时刻,党和人民军队用生命和鲜血守护人民的家园。共产党组织的基层工作做得很好,组织农会、妇救会、青救会、识字班等等,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使大家的思想、行为慢慢保持一致。在党的领导下,沂蒙老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政治上,实行民主选举;经济上,实现减租减息,进行土地改革;文化上,进行基础教育,改善学习条件,开办文化夜校,组织农民学习。沂蒙人民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翻身解放,这些使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点燃了老百姓爱党爱军的极大热情,坚定了他们义无反顾跟党走的决心,筑牢了沂蒙精神的基础。

沂蒙根据地12年,充分体现了党群血肉相连,军民鱼水深情,为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数万“沂蒙红嫂”感天动地

八百里沂蒙山区,有这样一群伟大的女性,她们送子送夫上前线,用乳汁救护伤病员,养育革命后代,摊煎饼、做军鞋,用柔弱的肩膀与男人们共同撑起了战争的胜利,她们就是——沂蒙红嫂。

在沂蒙革命纪念馆和沂蒙红嫂纪念馆,我们都看到一组同样内容的铜像:一位年轻妇女一手搀起伤员,一手掀开衣角喂食乳汁。

这就是“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真实故事。

纪念馆讲解员告诉记者,1941年11月4日晚,八路军一名小战士在反“扫荡”突围中身负重伤,被明德英机智救下。伤员因失血过多,缺水休克,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伤员。随后,她又和丈夫李开田倾其所有,收养伤员半个多月,使其康复归队。明德英还先后把自己的大儿子、小女儿和长孙送去参军。

在战争年代的沂蒙,岂止一个明德英!一组数据显示:抗战期间,沂蒙老区15.5万余名妇女先后以不同方式掩护了9.4万余名革命军人和抗日志士,4.2万余名妇女参加了救护八路军伤病员的工作,共救助伤员1.9万余人。

自从革命的火种传入齐鲁大地,沂蒙人民便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过上好日子。在这个坚定信念的指引下,无数优秀沂蒙儿女不惜抛下自己的一切,怀揣救国救民的理想,投入到革命的滚滚洪流。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在沂蒙红嫂纪念馆及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们还看到一处铜像作品《火线桥》:连天战火中,32名沂蒙妇女挺立河水中,肩扛门板、床板,让子弟兵们从她们的肩头大步跑过。

这就是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战役打响前,李桂芳同另外31名妇女,用身体为部队搭起的人桥。整整一个小时,部队从妇女们用肩膀扛着自家门板、床板搭起的桥,奔向炮声隆隆的前方。而这32名妇女却被河水冻得浑身麻木,累得瘫倒在河岸边……

这些妇女中,有的怀有身孕,有的因此落下终生残疾,不能生育。

本报记者看望并采访92岁高龄的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中唯一健在的伊廷珍。

记者看望并采访92岁高龄的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中唯一健在的伊廷珍。

大美临沂绽放魅力

沂蒙精神诞生于艰苦卓绝的战争年月,蕴含着丰富深邃的精神内涵和时代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响应党的号召,面对落后的面貌、脆弱的经济、恶劣的生态环境,勇于宣战,整山治水、修筑梯田,涌现出了被毛泽东批示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莒南县厉家寨等先进典型,展现了沂蒙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

临沂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杨建中说,在新的历史时期,沂蒙人民自力更生、开拓奋进、无私奉献的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杨主任告诉记者,近年来,虽然困难重重,但“大美临沂”的建设进展十分顺利。这一方面得益于党和政府真正做到了“一心为民”,另一方面更得益于沂蒙人民大义忠诚、无私奉献的精神。

记者从临沂市委宣传部获悉,今年,临沂市明确将加快建设“红色临沂”纳入到全市总体发展战略中,提出沂蒙精神是临沂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费聿辉认为,沂蒙精神是临沂的城市精神,是沂蒙老区人民精神风貌的概括;临沂市提出建设“红色临沂”,是市委、市政府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动体现。

编辑 小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