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哲站台打Call?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成立

读特记者 张程 文/图
2017-12-06 20:40
摘要

前景广阔的数字经济为我国银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与政策环境。12月6日,中国首届数字银行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同时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也在此次论坛上正式宣布成立。

前景广阔的数字经济为我国银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与政策环境。12月6日,中国首届数字银行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同时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也在此次论坛上正式宣布成立。业内指出,联盟的成立有望通过凝聚中小银行,共同形成大投行、大资管及大财富管理格局,将对普惠金融、小微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形成有效助力。

中小银行“组团”壮实力

目前我国中小银行的资产规模达65万亿,占整个行业资产近40%,是我国银行、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发展也面临着经济下行,利率市场、金融脱媒及“互联网+”四大挑战,规模增长乏力、利润增幅下降,因此推动金融模式和业务转型已势在必行。

“单一银行由于资本、规模、人才、科技等因素制约,难以独立应付上述挑战。”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理事长、中国平安集团资深副董事长孙建一指出,成立该联盟的目的在于推动国内中小银行组团实现协同合作,共同应对来自大型银行和互联网企业的竞争。

据悉,该联盟是由深圳市金融办指导,由中国平安集团联合各中小银行共同发起,目前会员银行已达230余家,资产总规模超过35万亿元,是国内规模最大、会员数量最多的中小银行金融科技联盟。

记者了解到,为全方位推动中小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中的快速转型,联盟特别成立了战略管理、移动互联、同业业务、风险控制、小微企业、金融科技六个委员会。孙建一表示,联盟将以“技术交流、平台共享、合作开发、共同创新”模式,实现会员间在金融科技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共同运营,推进会员银行联合打造销售、风控、产品、运营、服务在内的全方位智能银行,助力会员银行提升服务能力和竞争力,降低成本及风险。

银行业积极拥抱数字化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的普及正推动银行业的数字化步伐持续加快,“数字银行”已是银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那么,如何在数字化时代寻找到一条银行业全新发展之路?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润中形容称,数字银行的未来,实际上是一个“7X24”的跨时空服务场景,中小银行可根据自己的定位和客群特征推动变革,深化与科技公司及同业的合作,同时自身要善用金融科技,不断提升数字化程度,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的储备,并要善用协会等各类平台,实现“抱团取暖”。

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联盟的成立,不仅能够有效推动“数字银行”的发展进程,也是深圳在“金融+科技”层面的又一创新举措。深圳市金融办主任何晓军在会上指出,通过联盟化、科技化的方式提高竞争力是未来金融业、中小银行发展的趋势。“希望联盟未来能继续促进“金融+科技”深度融合,为深圳以及全国各地科技型企业搭建全方位、专业化的创新型金融服务平台。”

此外,记者在会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约2300亿元,约占GDP的15%,税收贡献超过21%,总资产超过13万亿,居全国第三,截止今年11月底,我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988家,作为深圳一大“名片”的科技创新,将为金融层面的创新奠定有力基础。

深圳科技实力强势输出

科技发展对传统金融业形成了巨大挑战,银行业可谓首当其冲。平安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在会上指出,银行对科技团队的培养成本较高,为解决这一痛点,中国平安在科技层面的投入已超过500亿,该集团旗下“金融壹账通”在过去几年中为近2000家金融机构和400家银行提供了金融科技方面的服务。“未来平安将继续输出自身的科技服务,加强与合作伙伴的紧密联合,在增加经营收入的同时,防风险降成本,为中小银行带来新的价值。”

与深圳一衣带水的香港,同样正逐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金融科技合作,大力推动深港两地在这一领域的协同发展。“深圳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有全国顶尖的科技人才,也是内地不少成功高科技公司的基地,创新创业气氛浓厚。香港金融服务业的优势加上深圳科技创新的实力,将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更多重要元素。”香港金管局高级助理总裁李达志在会上表示。

他建议,深圳的科技创新企业可以运用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平台作为试验田,将金融科技产业进军全球。“例如手机支付方面,不同的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在加紧推出跨境支付的功能,这不仅使深港两地居民来往更加便捷,同时为完善两地金融配套,推动深港金融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为进一步理解金融科技在深圳的最新应用及发展,香港金管局此前曾组团来深参观平安科技公司和微众银行,并确定将加强两地更深层次的对话。未来,深港两地将推出多项交流活动,如深港两地科技公司软货币计划,学生实习计划等,以发挥深港两地各自优势,推进金融人才和企业的发展。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张程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