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得头筹!深圳大学出品戏剧获爱丁堡艺术节“杰出青年表演奖”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08-21 22:50
摘要

真正的文化交流是精神的共振

当地时间8月19日,在英国爱丁堡艺术节2025亚洲艺术奖闭幕颁奖礼上,中国深圳大学艺术学部表演系实验戏剧《彼岸的风景画》,荣获由英国亚洲艺术基金会设立、爱丁堡艺术节英国亚洲戏剧联盟颁发的2025亚洲艺术奖“杰出青年表演奖”,也是本届唯一获奖的中国内地剧目。这一奖项的获得,标志着中国青年戏剧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得到突破性认可。

青年剧团以东方精神引发共鸣

今年7月,来自深圳大学的四位老师、八名学生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奔波于两个国家之间,成功完成两部剧共八场演出。以其独特的东方精神,与当代欧洲剧场展开艺术对话。

维罗纳莎士比亚戏剧节闭幕演出后和剧场外等待的观众们合影留念

该剧团首站亮相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乡维罗纳。据了解,两年一届的维罗纳莎士比亚戏剧节每次仅邀请全球七部作品参演,深圳大学是中国唯一受邀院团。受邀剧目《威廉的书》,以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诞生为背景,用诗意的舞台语言改编重构莎剧经典,之前参加2024年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演出时就广受好评。

看完《威廉的书》之后,美国维罗纳莎士比亚戏剧节创始人兼艺术总监John Blondell表示:“这是一部对于美学非常讲究的作品,在戏剧观念上也有十足现代感。”Skene戏剧研究中心的导师们真情流露:“朱丽叶的雕像在维罗纳莎士比亚戏剧节的舞台上复活了,很震撼。”

之后,该剧又获邀参加意大利最古老的戏剧节——第78届佛罗伦萨菲耶索莱之夏戏剧节以及里窝那音乐节,前往佛罗伦萨和里窝那演出。每一场演出结束观众们都反响热烈,主动和演员热烈交流。

《彼岸的风景画》的演出现场

结束意大利的所有演出后,老师和同学们马不停蹄转赴爱丁堡演出另一剧目《彼岸的风景画》。该剧采用工作坊的无文本创作方式,以基里科油画《美杜莎之筏》为灵感,结合真实新闻事件构建戏剧内容肌理,探讨人性。首演结束后,《彼岸的风景画》成为本届艺术节唯一入选C Arts Showcase展演的中国剧目。演出还吸引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制作人发出邀请,希望剧团明年参加阿维尼翁戏剧节。剧团制作人张阳说:“演出效果让我们相信,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创新培育实验戏剧 跨学科协作成就佳作

据介绍,这两部剧目都是由深圳大学表演系孵化,历经大凉山戏剧节的锤炼,最终登上欧洲顶级戏剧节舞台。苏格兰一系列媒体都对剧团进行报道,给予这个年轻剧团以四星高分评价。担任两部作品导演的胡亚光老师表示:“这次我们没有选择带有中国符号的剧目,而是带着两部西方经典文本,就是想让欧洲观众看看我们如何对西方经典进行东方视角的解读。”

《威廉的书》演出现场

这两部剧目都诞生于深圳,一个中国最具科技气质的城市,却演绎了文化坚守的深沉主题。因为有深圳大学校方多部门协助、艺术学部全员配合,才让青年实验戏剧的探索在这块创新的沃土上成为可能。在创作过程中,以深圳大学校董事会董事李象群为代表的学校领导给予全方位支持。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雕塑家,李象群倡导“当代语境下的传统再造 ”以及“夯实基础,大胆实验 ”,鼓励师生既深入传统精髓,又勇于突破创新。这种既注重传统根基又鼓励前瞻探索的理念,最终孕育出荣获国际大奖的佳作。

《彼岸的风景画》演出现场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长期以来秉持“守正创新”的办学理念,将国际视野融入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多种方式,持续激发师生的创作活力,鼓励优秀作品走上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此次获奖不仅是青年学子艺术探索的结晶,更是学部多年来深耕国际艺术教育、践行文化使命的集中体现。

在全球化语境下,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用戏剧艺术证明:真正的文化交流是精神的共振。他们的表演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跨文化剧场美学。当欧洲观众为这些来自东方的年轻面孔起立鼓掌时,他们见证的不只是中国戏剧的崛起,更是戏剧艺术永恒的生命力。这次的欧洲演出不仅是一次展示中国文化的机会,更呈现出戏剧未来的多样可能性。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汤山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