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把“诗”唱成歌,盐港小学师生《诗经》歌曲专辑发行

读特记者 冯宇飞 通讯员 刘竹君
2020-09-30 22:22
摘要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诗经文化传承基地盐港小学分基地”也落户盐港小学。

“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这是《诗经》中一首写丰收的诗。9月29日,盐港小学也举行了一个简朴的仪式庆祝学校获得的大丰收:学校鹤鸣教师合唱团和学生合唱团演唱的《诗经》歌曲专辑——《我们把“诗”唱成歌》正式出版发行,“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诗经文化传承基地盐港小学分基地”也落户盐港小学。

▲盐小学生诗经合唱团演唱两首诗经歌曲。

唱诗经,赋于这部最古老的文化经典以全新的样貌,让它鲜活起来,流动起来,是盐小努力传播传统文化的路径,当天的发行仪式上,盐小教师诗经合唱团首先带来歌曲《诗经.小雅.鹿鸣》,接着,盐小学生诗经合唱团带来了《国风·魏风·十亩之间》和《国风·周南·芣苢》两首歌曲,教师诗经合唱团两位主唱则带来女声二重唱《诗经.秦风.蒹葭》;盐小舞蹈团通过舞蹈的形式讲述了《诗经.小雅.采薇》中先秦时代士兵返乡的故事。

据了解,《诗经》是我国诗歌的生命起点,是我们的先民两千五百多年前生活的生动画卷,优美隽永的文字传递着朴实而深厚的真挚情感。如何将这一优秀中华经典带给孩子?盐港小学一直探索着自己的行走方式。

▲盐小舞蹈团演绎《诗经.小雅.采薇》。

眼前的草木,遥远的《诗经》,在盐港小学遇见。学校在校内种植了近百种《诗经》植物,为孩子们打造一个《诗经》植物园学习空间——“草木风雅园”。蒹葭、荇菜、桃花、木槿各美其美;麦、粟、梁、稻、菽五谷飘香。学校还编写了《遇见——诗经里的植物》校本读本;各个中队以《诗经》植物命名,认领养护《诗经》植物,建立《诗经》植物角和《诗经》植物中队文化,内化于心,外显于行。通过对《诗经》植物开展主题学习的方式,为孩子们播下一颗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期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让孩子们收获传统文化的温润与美好。不仅如此,盐港小学还有一支教师唱诗班,他们通过歌唱诗经,让传统文化流淌进自己的心灵,丰厚自己的知识涵养,润泽自己的诗意生活。还有学生唱诗班,童声童韵与古老诗经相遇,本身就是美好!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诗经文化传承基地盐港小学分基地”落户盐港小学。

长期以来,盐港小学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爱国、处世、修身为主要内容,以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为载体,以学习和传承《诗经》文化为抓手,以特色校园建设为辅助,构建富有盐港小学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未来,盐港小学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全面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美好少年”,将学校打造成环境更加优美、特色更加鲜明、成绩更加突出的一所“藏在巷子里的诗经学校”而不断努力。

(晶报供稿)

编辑 陈章伟

(作者:读特记者 冯宇飞 通讯员 刘竹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