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民生之本,拓宽创业之路,激发活力之源。今年以来,深圳市罗湖区聚焦高校毕业青年、大龄就业人员、灵活就业群体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创业需求,依托辖区10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打造“党群创享站”,紧扣“阵地融合、服务融合、资源融合”建设思路,不断优化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就业推荐、项目孵化、跟踪帮扶等全链条服务,构建起“家门口”的创业就业服务圈。
在此,深圳特区报推出《党群创享站 就业“邻”距离》专题报道,深入社区街巷,追踪各社区党委因地制宜推进建设“党群创享站”的轨迹,记录和展现打通服务创业人才“最后一公里”的经验做法与特色路径,探寻民生福祉背后基层治理的精度与暖意。
早上八点半,主播阿綉准时出现在“妈扶帮”直播间。镜头开启,她娴熟地介绍起直播货品,对节奏的把控也驾轻就熟,自信从容。一年前,这位当了十多年的全职妈妈还带着重返职场的迷茫;如今,她已是罗湖区东湖街道大望社区“妈扶帮”直播团团长,带领姐妹们闯出一片新天地。“社区搭建的平台,让我们重新融入社会,找到了价值。”阿綉感慨道。
阿綉的经历,是大望社区创新打造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实施“深i暖流行动”的生动缩影。2024年以来,社区聚焦流动党员及新就业群体需求,探索“培训—实操—就业”闭环式暖流帮扶模式,将“流动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妈扶帮”创业孵化:全职妈妈变身就业生力军
大望社区地处深圳大梧桐生态融合区核心区域,同时也是出租车司机家庭的聚居地,被称作“的士村”。在这里,全职妈妈们大多是跟随的哥“流动”而来,“的嫂”有的在家少则几年,长则十数年。
“许多全职妈妈迫切地想要回归社会,但又非常迷茫,为破解全职妈妈们的就业困境,我们提供技能培训,培育了‘妈扶帮’。”深圳市罗湖区家委联合会副理事长安天丽是居住在大望的非户籍党员,在她的介绍下,社区联合爱心企业“跨乐校服”,为全职妈妈们提供了产品知识培训和直播技能学习的机会。后来,由爱心企业提供样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供场地,安天丽从家里搬来直播设备,去年11月,“妈扶帮”直播间就这样开播了。
“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妈妈们都很珍惜这个学习平台,铆足干劲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每周也定期复盘总结。”几个月摸索下来,直播基地人气也越来越旺,从最开始3人团队逐步发展到25人全职妈妈主播。直播间粉丝数量也由1万多人攀升至3.6万人,累计成交额近10万元。
作为“妈扶帮”直播团团长,阿綉见证着“妈扶帮”一步步壮大,也跟随社区投入到更多职业技能提升活动中。平常,除了常驻直播间,负责新人主播的培训、旁听、试播、考核等工作,阿綉还通过社区推荐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高级)资源顺利考取职业证书,成为青年夜校培训讲师及研学导游,实现了多渠道灵活就业。
在社区党委推动下,妈扶帮咨讯(深圳)有限公司今年1月注册成立,3月取得社会组织的营业执照,此外还链接了校服、食品、日化、农副等销售品类资源,让“妈扶帮”直播间得以与多家品牌商建立起合作关系。同时,通过采用全国首创“民非+企业”双主体运营架构,助力全职妈妈们成为带货主播及幕后运营,截至目前已累计带动70余人实现就业创收。
“全职妈妈缺的不是能力,而是推开‘门’的机会!”大望社区党委书记高桂秀表示,接下来,社区还将尝试以“妈扶帮”企业为主体下设更多分支和点位,满足更多全职妈妈们的就业创业需求。
党建引领多维服务:资源整合驱动社区造血升级
妈扶帮,是大望社区支持全职妈妈创办投资少、风险小的创业项目,以创意经济从事特色经营的缩影。近年来,为了破解流动人口就业难题,社区党委以党建破题,着力推动片区内流动党员、流动人口实现从“从受助者到建设者”“从流入到反哺”“从治理对象到治理力量”的转变,带动社区经济与民生协同发展。
一方面,构建服务共同体,通过精准开展问需调研、积极开发就业岗位、流动党员示范带动,多措并举带动居民就业创业。社区梳理片区制造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用工需求以及流动党员、新就业群体技能提升和就业创业需求,形成“双向需求清单”;会同相关职能部门面向流动党员和新就业群体开发社工、旅游、文化等行业就业岗位,并与产业园区、艺术小镇内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订单式”孵化、接收技能人才。
另一方面,多维服务促就业,把实用的技能培训送至居民“家门口”。社区结合用工需求调研和片区产业发展规划,把AI等前沿技能融入“公益+普惠”课程“菜单”,并广泛挖掘院校“行业专家”、企业“技术大咖”、社区邻里“乡土能手”创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借助党群夜校课堂、网络云课堂对流动党员、新就业群体、居民群众进行技能大培训,推出包括新媒体运营、人工智能、智能交通应用、文化旅游等10类37门技能培训课程,截至目前已开展48场技能授课,其中全职妈妈参训人数近3500人次。
如何推动社区服务由赋能向可持续“造血”升级?据了解,大望社区下一步还将创新构建“服务赋能—资源对接—公益反哺”全链条支持体系,聚焦党群服务阵地功能升级、政企社联动机制优化、公益市场化路径探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发展新格局。
近期新改造完成的大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正加速释放平台效能,以“项目主理人负责制+社会化运营”模式链接市场资源,为居民铺设多元、低门槛的实践赛道;依托辖区丰富的自然生态与红色基因,精心培育大梧桐生态研学、红色文化研学等特色项目,鼓励全职妈妈等群体深度参与策划、导览与服务,并孵化手工艺工坊、文化讲解室、社区探店等特色创业实体;依托“妈扶帮”盘活社区基金精准滴灌创业项目,为技能培训、岗位对接、项目孵化提供“源头活水”……在党建引领下,社区多措并举不仅畅通了“公益孵化—市场造血”良性循环,更让居民从社区发展的“流入者”蝶变为积极参与的“建设者”和共享成果的“治理主体”,不断将“流动资源”转化为驱动社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余晓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