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非遗遇上现代游园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8月1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盛宴在龙岗东三村篮球场精彩上演。活动以创新的“非遗+游园”模式,让古老技艺焕发新活力,吸引超200名居民热情参与,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传统文化以全新姿态“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悉,“乐享非遗 绽放风采”主题游园活动由龙岗墟社区精心打造,作为龙岗街道民生微实事·大盆菜有意思系列的重头戏,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居民们手持非遗集章卡,穿梭于各个非遗体验摊位之间。五大互动项目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趣味,让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非遗乐趣。
在“巧手制香囊”摊位,居民们纷纷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驱蚊香囊。“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既学会了传统手艺,又能把健康带回家。”带着孙女参加活动的王阿姨高兴地说。
“古法蹴鞠”区域成为青少年们的“打卡”热点。在志愿者指导下,孩子们尝试着用脚背颠球、射门,体验这项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体育运动。“原来古代人也会踢‘足球’,太有意思了!”小学三年级的张同学兴奋地说道。
“一击即中”蒙眼敲锣区域前排起长队,参与者需蒙上双眼,原地转圈后凭感觉寻找铜锣位置,滑稽的动作引得围观居民笑声连连。最考验技巧的当属“吉祥如意”扔铜钱,居民们手持仿古铜钱,瞄准前方的铜钱铃铛。“这个游戏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爷爷奶奶玩的场景,特别有亲切感。”带着孩子参加活动的李女士笑着说道。“圈住好运”竹筒套圈则成为老少皆宜的经典项目,居民们手持竹圈,全神贯注地投向排列整齐的竹筒。
活动现场精心打造的非遗成果展示区成为一大亮点,展台上陈列着社区居民亲手制作的精美非遗作品: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精巧别致的中国结、创意十足的纸浆画、色彩斑斓的脸谱等,每一件作品都吸引着居民们驻足细赏。他们在体验完互动项目后,纷纷来到展示区继续探寻传统文化的奥秘。有的居民认真记录着各种非遗项目的制作要点,有的则用手机多角度拍摄展品细节,更有家长现场为孩子讲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现场学习氛围格外浓厚。
在欢快的锣鼓声中,活动渐入尾声。孩子们手举着亲手制作的香囊雀跃不已,老人们抚摸着传统蹴鞠感慨万千,“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太棒了!这样的文化传承特别自然。”集满五个印章的张先生兴奋地说道。
这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游园会,犹如一颗文化的种子,在社区居民心中生根发芽。当传统与现代相遇,当文化与生活交融,非遗的薪火必将代代相传,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终审 徐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