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下午,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南山区委组织部、南山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由南山区工商联(区非公党委)主办、深圳高促会、深爱人才馆承办的“致敬科学脊梁 点亮‘党员之光’”主题党日活动在深圳人才公园深爱人才馆举行。
南山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工商联(区非公党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与50多名区重点科技企业、高层次人才代表、党员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南山非公党建从“红色引擎”到“发展动能”的加速跃升。
南山非公党建点亮科技发展 “红色坐标”
织密组织网络 实现党建覆盖从“有型”到“有效”
近年来,南山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助力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让“跟党一起创业,跟党一起奋斗,圆梦美好南山”的口号照进现实。
在区委组织部、区委社工部的指导下,南山区工商联(区非公党委)以“强党建、促发展”为核心,把党建工作做在产业链、商协会等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细胞”上,组建了医疗器械、人工智能、快递物流供应链产业链党委,辐射带动区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粤海商会等“党建入章”,推动所辖全国500强、全省百强、上市公司、总部企业党组织的全覆盖,非公企业单独组建率、党组织覆盖率持续提升。近年来新增党组织173个,其中“专精特新”企业30家。
今年,南山区非公党委引领带动数十家企业组建党组织。活动现场为深圳市铜锣湾商业发展有限公司、九宫艾(深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追光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集和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12家新组建的企业党组织授牌,其中不乏全国500强、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让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了更多科技类企业。
激活组织活力 推动党建工作从“有效覆盖”到“价值创造”
让非公企业党组织不仅“建起来、强起来”还要“动起来、跑起来”,让企业的“党建朋友圈”热闹兴旺起来。此次活动以“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深圳站为契机,通过沉浸式展览与深度分享相结合的创新形式,同步开启南山非公企业主题党日。
当天特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梁思礼院士之女梁红女士,作《星空下的接力:从“科学救国”到“航天强国”的时空对话》分享。梁红以其家族矢志报国的亲身经历,生动展现了党员科技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以身许国的赤诚初心和使命担当,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科技报国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这是一场汲取精神力量的‘及时雨’,科学家的故事是党性与科学精神交融的生动教材,企业发展需要精神指引与价值凝聚。”“为什么在创业之初就坚持建党组织?因为我们深刻体会到:党建不是‘附加题’,而是科技企业的‘必答题’。”“我们企业组建党组织,就是为了探索实践‘党业融合’新模式,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与竞争的新优势。”......实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刘欢、深圳洲斯移动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蔡旭东、追光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海南、高颜苑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江一舟、华厦镓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EO谈谦,五位优秀的企业家结合自身感悟,分享了“一颗红心跟党走”的生动故事,展现南山企业家敢闯敢干、锐意创新的奋斗精神。在分享交流中,企业之间有了初步的认识。
深化党业融合 促进党建成果从“价值凝聚”到“协同共赢”
打破信息壁垒,开拓合作空间,让基层党组织企业从“陌路”到“携手”,区非公党委创新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会形式,开展“企业微路演”,帮助20余家企业展示特色产品及推介业务。创新企业走访方式,从问需走访转变为“以问题为导向”,带着企业所需资源座谈。如,新成立党支部的稞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针对其磁悬浮电动垂直起落飞行器的优化及应用场景需求,区非公党委联动区消防救援大队、区应急管理局、中成空间及通用航空协会相关负责人开展座谈,聚焦高层建筑应急救援技术创新,以“党建+业务”双轮驱动,为科技企业发展赋能。
不断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区非公党委通过产业链党委、商协会、学会等为企业搭建更多合作平台,推动实现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实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党支部在区人工智能产业链党委政策解读会上,对接了首度在线公司的业务经理,达成了相关业务的合作共赢。举办“医企向未来”协同创新转化对接会,帮助数十家医疗器械企业对接市、区公立医院,搭建“医工融合”桥梁。试点打造“党业融合”医疗器械进社区项目,拓宽医疗器械产品居民端应用场景,把优秀医械产品和服务送入社区,先后在粤海街道创业路社区、蛇口街道大铲伶仃社区举办“党业融合”医疗器械进社区服务集市,惠及数千人次,成功推动6家企业入驻桃源街道365幸福空间党群服务中心......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接下来,南山区工商联(区非公党委)将通过做实基层党建工作,推动非公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以兴企强企助力南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企业家观点
科学探索不仅是技术的精进,更是精神的接力。这盏“党员之光”,是照亮企业、照亮科技创新的精神之光、信仰之光。公司研发团队汇聚了一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党员骨干,我们通过党建引领更好地将这批有理想、有能力的党员凝聚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科技发展大局,在最前沿的创新阵地上打造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谢海南
南山区非公党委以务实、高效的行动,成为了我们可信赖的伙伴。在融入区域党建新格局、探索协同共建的起步阶段中,党委及时给予了清晰指引和具体辅导,为我们有效融入并发挥作用奠定了重要基础。更重要的是,党组织精准把握企业需求,搭建了党建联建、政策直通、资源对接等多样化平台,切实帮助我们拓展了行业视野,链接了关键资源,明晰了创新路径。
——江一舟
对我们而言,党组织是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当我们在研发LPN技术遇到国际专利封锁时,党支部牵头组织“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去解决适配难题,实现了国产替代。党组织把团队的创新力,凝聚成了守护民生健康的战斗力。
——蔡旭东
我们始终深耕“党业融合”实践,团队成员来自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顶尖学府,每个人都怀揣着科技兴国的赤诚梦想,以实打实的硬科技兑现“美丽中国”的庄严承诺。这份对国家的深情、对事业的执着,正是企业红色基因的生动延续,更是新时代责任担当的铿锵彰显。
——谈谦
组建党组织,源于我们对“红色引擎”力量的深刻认同。企业发展需要精神指引与价值凝聚,党组织是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凝聚力的增强剂,我们将党的先进理念融入企业管理,促进团队的成长和企业发展。希望政府与党组织继续当好企业的“坚强后盾”,比如前段时间南山区推出的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也让我们享受到政策福利。
——刘欢
(由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璐 审读 欧阳晨煜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