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枚蛋都有价值创造,乘乘集团以198个智能云仓运营数据撬动银行千万级授信,推动产业数据“活”了起来;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推出“个体通”金融产品,通过社保、工商等政务数据为个体工商户精准授信,完成金融数据场景深度挖掘……
在前海,逾200家典型数据企业蔚然成势。
上游有平安科技、微众银行等机构持续输出数据采集、清洗技术;中游有深数所、华为云数据经纪人创新中心、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等单位在数据交易、数据合规、数据跨境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探索;下游则依托腾讯云计算、顺丰供应链等场景方构建商业化通道,构建起了一条完整的数据价值链。
给数据“上户口” 让数据变资本
一枚鸡蛋的数据也能换来贷款?这在前海已成现实。
今年6月底,乘乘集团完成全国首例蛋产业数据知识产权“入表 + 质押”闭环,获得北京银行深圳分行千万元授信,标志着该企业盘活数据资产,将“沉睡”的数据转化为发展资本,不仅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更助力蛋品产业开启“数据资本化”时代。
让数据成为可确权、可评估、可交易的资产,是前海大力推动数据要素发展的生动实践之一。
去年11月,前海出台《高质量推动前海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实施方案》,为数据产权登记及资产化提供政策支撑,乘乘集团抓住这一机遇,对蛋品产业链上下游的客户、产品、价格、商机、订单、物流等核心数据完成全国首批统一制式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经第三方评估后纳入财务报表,最终通过北京银行深圳分行的“信贷工厂”绿色通道实现质押融资,成为企业数据完成“确权-评估-入表-融资”资产化全链条的标准案例。
用数据架起金融与实体的桥梁
不只是农业领域,前海正加速构建数据资产化服务体系。
依托深圳数据交易所共建要素服务工作站,前海探索数据产权登记、授权使用和收益清分机制。还积极引导银行、保险等机构开发数据金融产品。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落地全国首笔大中型数据资产质押融资,北京银行打造“数据资产+普惠金融”服务模式,让更多企业能 “用数据说话、凭数据融资”。
深圳征信更融合37个政府部门 28亿条涉企数据,为440余万商事主体画 “信用像”,其 “个体通” 产品3 分钟就能给个体户放款,3.7万商户因此获得平均成本仅3.8%的融资,用数据架起金融与实体的桥梁。
数据“跨界串门” 价值遍地开花
数据的价值,在场景中加速生长。
前海不满足于让数据“能融资”,更推动数据走进供应链、城市治理、保险、教育等多样态跨境数据融合应用场景,让数据要素在融合创新中产生更大价值。
在冷链物流领域,前海粤十打造“全球冷链智能协同云平台”,整合仓储、物流、订单、通关等36个信息化大模块,通关时效大幅提升,同时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生鲜冷链冻品全链溯源,贸易合规率提升至99.9%。
在城市治理一线,丰图科技为前海构建的时空位置智能工具,整合多源数据,建立起“地址—楼栋—坐标”三位一体的空间关系,地址关联率超80%,让城市治理从 “经验判断” 转向 “数据驱动”,这套系统已应用于燃气安检、环卫收费等场景。
社区服务里也有数据身影。
亲邻科技依托覆盖全国7万个社区、占比全国城市社区超六成的物联网网络,构建起连接40万台智能门禁设备、服务超100亿人次开门需求的数字底座,在今年的暑期防溺水行动中,亲邻科技通过精准匹配与投放,在4000余个社区的智能门禁上展示“七不”防溺水公益广告,为居民营造安全贴心的社区环境。
深港协同更添新场景。
深港数据跨境验证平台已处理业务超1000笔,通过 “港数深存”“港数深算” 模式帮内地企业融资超1亿元,数据成了连接两地产业资源的 “隐形桥梁”。
以机制创新打通数据资产化堵点,以跨境数据拓宽数据应用空间。
前海将继续以“1+3+X”体系勾勒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蓝图,持续完善一套数据跨境流动服务体系,打造数据跨境基础设施、数据经纪人创新中心和国际数据产业园三大平台,更为深入探索数据跨境流动体制机制,打造全国领先的数据产业集群。
编辑 李斌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