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青年文艺人才赴江西吉安开展艺术交流​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莞文广 文/图
08-13 20:5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8月5日至8日,“星耀山海”2025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赴吉安艺术交流活动如期开展。10位来自东莞的青年文艺人才,深入吉安市红色革命旧址调研学习,并与当地青年艺术家进行交流,用文艺的视角探寻吉安的红色印记和人文底蕴,促进东莞与吉安两地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探寻红色历史细节里的精神灯火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二级调研员余建民、交流合作科科长黎创成带领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第一站来到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参观。

行走在遂川县红色街区,一栋清代建筑最引人注目。高高的红墙、片片的青瓦,见证着“遂川建政”的伟大实践——这里是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

在经典歌曲《十送红军》中,遂川的“五斗江”因这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

参与此次调研交流的青年文艺人才中,朱江、王素娟、黄艳、韩明玉、付子妃等人都来自音乐舞蹈戏剧领域,在调研参观过程中,他们一直在探讨红色题材在当下的艺术创作和演绎。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东莞青年文艺人才一行一边参观一边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他们仔细观看展馆内的一个个旧物件、一张张老照片,了解一个个鲜活的事迹。当青年艺术家们来到刘仁堪烈士的展陈前时,大家都神情凝重。这位年轻烈士,在刑场上面对敌人割舌酷刑,毅然用脚趾蘸着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他的事迹尤为让人动容。

东莞青年戏剧编导李科深受触动,他表示“这个画面直观展现了信仰的纯粹与极致,为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核提供了最震撼的注脚。”这处细节,让抽象的“坚定信念”瞬间具象化、人格

在庐陵文化中领略文脉气节

吉安古时称庐陵,涌现了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等众多历史名人,曾出现过“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的人文盛况。

此次东莞青年文艺人才赴吉安,不仅探访了红色足迹,也深入感受庐陵文化的深厚底蕴。当青年艺术家们走进吉安市白鹭洲书院时,都被这里深厚的人文传统所震撼。这座拥有近八百年历史的书院,文风鼎盛,曾培养出文天祥等一批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漫步于古木茂盛、亭台雅致的书院,触摸着承载着无数学子梦想的石刻碑文,“崇文重教、修身报国”的书院精神在东莞青年文艺人才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站在书院内文天祥雕塑前,青年艺术家们沉思良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精神的源头,正是扎根于这千年书院所倡导的家国情怀与浩然正气之中。”

书院所承载的不仅是知识传承,更是对国家、对民族、对道义的担当精神。东莞青年文艺人才表示,对于身处和平繁荣时代、尤其来

自大湾区青年艺术家而言,能够体悟这种“气节”与“担当”,是当代艺术家抵御浮躁、立足时代、创作出有筋骨有温度作品的重要精神滋养。

搭建“山”与“海”的艺术对话平台

带着红色热土的震撼与千年文脉的浸润,东莞吉安两地青年文艺人才相约在吉州区钓源古村举行艺术沙龙。铮铮琴音、即兴清唱、曼妙舞姿在古宅间自然流淌。

东莞的活力创新与吉安的厚重深沉,在艺术语言的交流中相互激荡。付子妃的古筝演奏《井冈山上太阳红》为沙龙交流序幕。在沙龙活动的才艺展示环节,王素娟、黄艳、朱江等人的演唱,以及韩明玉、陈灵的舞蹈,刘军岗快板表演,与吉安青年艺术家罗路珍、麻嘉颖的演唱轮番上演。

沙龙对话环节,在主持人康玉琼的引导下,东莞青年文艺人才李科、臧莹竹与吉安的青年艺术家代表罗路珍、郭园进行对话,一起分享他们的创作故事、艺术感悟,以及两地文化交融的灵感火花。

沙龙举办期间,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张云霄向吉安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赠送水彩画作品《荔枝红了》,这是她为莞吉艺术交流而专门创作的。张云霄说,荔枝的“红”,让人联想到吉安和东莞英雄土地上的革命火种,希望通过艺术的桥梁,让两地加强艺术交流,携手传承红色精神,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据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文化交流协作方面,东莞和吉安两地陆续合作开展了“东莞民间艺术之乡”书法作品展,“太阳之子”专场演唱会、东莞文采会等多次文化交流活动。从2024年起,以“星耀山海”为主题的青年文艺人才交流活动,为东莞与吉安青年文艺人才搭建起了创作交流的联谊机制,激发了青年文艺人才的创作动力,未来将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创作联动,共同创作出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作品。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上官文复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莞文广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