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潜7735米的院士来上课了!中科附高“科学家讲坛”让顶尖科研资源照亮基础教育

深圳特区报 张敬媛
08-12 09:38
摘要

白春礼院士分享我国深海科技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在中学校园掀起了一场科学风暴。

8月7日,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著名化学家白春礼院士,作为中科附高(深圳理工附中)“科学家讲坛”的嘉宾精彩开讲,以一场题为“勇往直‘潜’——快速崛起的深海科技”的专题讲座,分享我国深海科技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为高三年级师生掀起了一场科学风暴。

从“深潜”到“领跑”,一堂生动的国家科技自信课

讲座伊始,白春礼院士以“为什么是深海?”这一问题为引,引领学子们一步步走进神秘而广阔的深海世界。

他介绍了深海这一人类迄今了解最少、挑战性最强的未知领域——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储量惊人的战略资源让世界科技大国竞相布局,激发了学子们探索深海的兴趣。随后,他以扎实的数据为基石,结合亲身探索经历,从“世界载人深潜的发展历史”“我国深潜科技进展情况”“深潜科考的工作和体会”等方面,层层递进地介绍了人类探索深海的历程与现状。

白春礼院士强调,深海技术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在这一领域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从“蛟龙号”到“奋斗者号”,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国产化,标志着我国在海洋科研领域的发展已实现蜕变与跃升。

白春礼院士分享了自己亲历“深海勇士”号1400米深潜科考及“奋斗者号”7735米深潜任务的宝贵经历,将讲座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讲座播放了由白春礼院士亲自题词的歌曲《深潜之歌》,歌词内容展现出技术极限的重重困难与科研人员坚持不懈的品质。

如何成为科学家?”院士给出“三点秘诀”

互动环节,面对“如何成为一名科学家”的提问,白春礼院士给出了简明而深刻的回答:一要用功努力;二要坚持;三要契合时代。他鼓励学子从兴趣出发,结合国家战略需求规划人生,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洪流。

白春礼院士谈及高三学子面对高考等人生重大课题的应对逻辑时,他引用了自己的人生信条,他提出,胜利时得意忘形是可怕的,挫折时一蹶不振是可悲的,失败后亡羊补牢是可喜的,成功后奋进不止是可敬的。

顶尖科研资源赋能,深圳基础教育探索新路径

一场高水平讲座的背后,是深圳在科创教育方面的前瞻布局。

据了解,中科附高自诞生之初就带有强烈的“科学基因”,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筹)的顶尖科研资源高起点办学。“科学家讲坛”正是该校将高端科研资源“引流”至基础教育的生动实践,不仅如此,还为学子们搭建“在科学家身边成长”,与前沿科学亲密接触的平台。办学以来,从“博士课堂”的生动讲解,到“科学家讲坛”的深度交流,再到“实习科学家”的亲身实践,以及“中科项目式学习”的自主探索,中科附高(深圳理工附中)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科学教育体系。

讲座结束,白春礼院士参观了中科附高的“心理梦工厂”“科学探索馆”等特色教学空间,对学校坚持科学引领下的特色办校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未来,中科附高(深圳理工附中)还将持续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多维通道,为中科学子推开思维的天花板,助力其在科学苍穹中找准专属坐标,以创新之翼翱翔于更广阔的科学世界,以多元之径攀登至更璀璨的成长之峰。

(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

编辑 张敬媛  二审 玄伟东  三审 邓明宇


(作者:深圳特区报 张敬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