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年神话披上未来光泽,当潮玩基因融入城市肌理,2025年8月8日,“潮流东莞·漫游未来”2025东莞城市空间艺术邀请展启幕。
作为东莞城市空间艺术展的第三届呈现,本届展览首次与备受瞩目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简称“漫博会”)同期双展联动,为“中国潮玩之都”的艺术生态注入澎湃新活力。
本次展览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石排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岭南画院(岭南美术馆)承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象群和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副院长陈峰作为特邀顾问,邀请了任哲、李承骏、栾佳齐等9位艺术家携10件作品参展。
湿地寻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未来新绎与全民共创的艺术现场
雨后的石排松湖北湿地公园,水汽还未散尽,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象群创作的《大圣》率先映入眼帘。齐天大圣架着筋斗云,以京剧武生姿态反手握棒亮相,传统形制风格的铠甲已披上东江的漫天晚霞,尽显英雄气概。李象群表示:“这不仅仅是对孙悟空这一经典文学形象的再造,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定下“对传统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邀约”的展览基调。
沿着湿地公园的桥廊水岸,观众将邂逅一系列将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当代转译的艺术作品。任哲的青铜作品《元气淋漓》中,天鹿衔灵芝踏碧波,象征繁荣昌盛与吉祥长寿;贾晓鸥的《白夜童话:猫将军》源自清代黄汉的《猫苑》,巨大猫咪化身成为孩童的守护者;李承骏的《康龙》则让小龙身披新中式铠甲,腰缠象征福禄的宝葫芦,手持寓意勇气的戈;刘东旭创作的《瑞狮当潮》以传统醒狮为灵感,融合潮玩美学,亮红树脂主体搭配金色额镜,完美诠释"传统与未来潮流共生"的理念......艺术家们通过形式解构、语境重置与当代设计,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号在东莞这片热土上焕发新生。
双展齐鸣:
艺术漫游与“中国动漫潮玩产业会客厅”
上午9时30分,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启动仪式在东莞潮玩之都·漫博中心率先举行,标志着这场国家级动漫版权盛会和永不落幕的“中国动漫潮玩产业会客厅”正式启航。“潮流东莞·漫游未来”2025东莞城市空间艺术邀请展的参展艺术家们也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这场产业盛会。
随后,参展艺术家们和观展队伍移步至风景如画的石排松湖北湿地公园,“潮流东莞·漫游未来”2025东莞城市空间艺术邀请展巡展活动在湿地公园正式开启。在展览特邀顾问陈峰老师的导览下,正式开启了这场在自然生态空间中的艺术探索之旅。陈峰老师表示:“东莞的艺术氛围是传统底蕴与现代活力的碰撞。这里既有深厚的莞邑文化根基,又因制造业与科技发展形成开放包容的创新土壤......东莞城市空间艺术邀请展是一个极具创新性的城市文化品牌。它打破美术馆的边界,以城市为画布,将艺术与景观结合,探索城市空间建设的“东莞模式”。
潮玩起点·涂鸦工坊活动
在公园网红桥廊下,一场名为“潮玩起点·涂鸦工坊”的艺术共创活动正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市民。这是展览配套举办的艺术交流活动之一,来自岭南画院的艺术家们和公众共同创作《孵化》的同款白模。在色彩斑斓的颜料桶旁,艺术家和市民们齐上阵,手持画笔为这个大型雕塑赋予个性色彩。带着孩子参与的李女士将画笔递给跃跃欲试的女儿,笑着对镜头说:"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孩子能亲手触摸艺术创作的过程,在涂鸦中释放想象力,公共艺术在这里有了实感" 在这里,艺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展品,而是触手可及的全民艺术实践。
双核共振:
艺术赋能产业,潮玩链动未来
本届东莞城市空间艺术邀请展与“漫博会”的同期举办,绝非偶然。“漫博会”以“潮梦想出发”为主题,在中国潮玩中心(总部)全力构建“三中心一平台”产业核心载体;而城市艺术展则通过大型户外雕塑,将前沿艺术美学深度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二者一内一外,一产一艺,共同诠释着东莞作为“中国潮玩之都”的雄心与远见。
这种联动绝非表面文章,而是形成了深度的“价值闭环”:历届邀请展的人气作品如《风云行》《大圣》《康龙》《大力招财虎》等,在“漫博会”现场特设的“东莞城市艺术邀请展专属展台”华丽转身,成为精美的IP衍生潮玩手办、文创产品。观众在欣赏完湿地公园的震撼原作后,可轻松移步“漫博会”现场,将艺术带回家,实现“从公共艺术展示到市场化产品转化”的无缝衔接。
市民在石排松湖北湿地公园与公共艺术互动
数字艺术家禹飞的作品《速度》以工业级STL三角网格构建奔跑猎豹,探索虚实转化关系。禹飞阐释:“我特意选择STL——这种最‘轻巧’的3D工业文件格式来构建猎豹。正是利用其锯齿状网格的工业骨相捕捉生物爆发力——数据流之速与豹子动能在虚实碰撞中对话。东莞强大的制造工更多具有‘工业骨相’的数字艺术探索得以精准呈现”。这与“漫博会”的“AI赋能新场景”展区形成有趣呼应,这里展示的AI动画制作、虚拟数字人等前沿技术,恰如艺术展中数字雕塑的产业延伸。
本次展览宣传片更借力AI动画技术,突破次元壁活化公共艺术。这种“艺术引领创意,产业赋能价值”的双向奔赴,不仅打通了IP产业链,更将东莞“文化+科技+制造”的独特城市基因展现得淋漓尽致。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李璐 二审 桂桐 三审 窦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