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点

钟智维/整理
08-08 09:5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霸凌还卖视频,“二次施暴”太甚

近日,有17岁女生在校外遭多名外校学生霸凌,霸凌者还直播分享打人经历,并通过网络以6.6元的价格售卖现场视频,涉事人员遭警方处罚。直播炫耀霸凌过程、明码标价售卖暴力视频,这无异于一场持续性的“二次施暴”。而施暴者将受害人的痛苦转化为获利的流量,恶劣程度更甚。有关部门不仅要查处视频发布者和销售者,更要深挖背后隐藏的传播链条,彻查扩散的网络节点、交易支付的隐秘渠道等,坚决斩断这条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黑色产业链。

——检察日报

公共服务电话岂能“人为占线”

杭州的蔡先生在办理灵活就业补助时,一直打不通余杭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的电话,跑到现场一看——工作人员竟然一直把电话机听筒悬放着。悬放的是电话听筒,“悬空”的是一些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悬心”的是广大办事群众。杜绝服务热线“人为占线”,离不开长效监督机制,更要持续加强政务窗口作风建设,让为民服务时刻“在线”。——澎湃新闻

打假“阮少平”,对假院士露头就打

据媒体报道,男子“阮少平”打着伪造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旗号,在教育界游走多年,不少中小学“中招”。针对涉事单位邀请“阮少平”的目的、付出的成本、背后的猫腻等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详查尽查。目前,对“阮少平”的打假还在持续进行中,部分学校已删除相关报道。但后知后觉,不如防患于未然。打假一个“阮少平”,更要对其他的假院士露头就打。——正观新闻

北大录取通知书被指有语句问题,不能说网友吹毛求疵

近日,有网友发帖指出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中“我校决定录取你入xx学院(系)专业学习”“请你准时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两处表述存在语句问题,引发关注。北大作为国内知名学府,按理说在录取通知书上应该字斟句酌,不该出现“句式杂糅”“语序不当”和“用词不当”的情况。所以,不能说网友吹毛求疵。毕竟,公众希望录取通知书与北大的名气和地位相符,这是期待,更是尊重。——极目新闻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钟智维/整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