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国画大师关山月以步为尺,踏上西北之旅,创作出这批诞生于战火与黄沙的作品。如今,这些承载着历史温度的杰作来到江西,书写着艺术交流的佳话。8月6日,由江西省美术馆和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主办的“塞外驼铃——关山月1940年代西北写生与敦煌临摹专题展”在江西省美术馆开幕。此次展出关山月在1940年代深入西北所创作的近66件写生作品和敦煌临摹作品,带领观众通过感受烽烟时代中的文化温度。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韩之宇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嘉宾合影
品传统文化之韵,赏交流互鉴之美。在南昌必打卡之地的江西省美术馆聆听70多年前的“塞外驼铃”,别具一格。正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俊宇在开幕致辞中所说,这个展览标志着江西省馆和关馆两馆合作的开始,这也意味着江西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化艺术领域有着更为宽广的交流前景。
深圳文化“走出去”获赞
作为国家重点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自1997年建馆以来,一直致力于关山月与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系列展览的策划工作,屡获国家级大奖。作为深圳的文化品牌,关山月美术馆的多个展览品牌在全国享有盛誉。关山月美术馆不断组织联合策划,实现藏品互融,创意互联,甚至受邀巡展。关山月专题展目前已在十余个省市巡展,体现出深圳文化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嘉宾与观众看展
2020年,关山月美术馆推出“塞外驼铃——关山月1940年代西北写生与敦煌临摹专题展”,获得业内一致认可,并获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项目。近年来,这一展览作为深圳文化的典型代表,频频“出差”,向外展示深圳文化的创新成果。该展曾于2020年和2024年分别在敦煌研究院和新疆美术馆巡展。此次来到江西展出,再度书写深圳文化“走出去”的满意“答卷”。
江西省美术馆馆长董焕霞致辞
驼铃声声,赣水绵长。江西省美术馆馆长董焕霞表示,我们以“塞外驼铃”展览为纽带,让敦煌壁画的千年华彩与赣鄱大地的笔墨精神交相辉映。此次展览也是江西省美术馆“20世纪美术史大家系列”的开篇之作,我们将以地域视角重构中国现代美术发展谱系,让经典作品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俊宇致辞
江西,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见证着关山月的艺术创作印迹。陈俊宇告诉记者,关山月先生热爱江西的山水,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多次到江西采风写生,江西独特的地理人文深切地滋养了关山月的艺术,尤其是对革命圣地井冈山的深情描绘,是关山月艺术重要的一环。“关山月美术馆于2022年推出的‘高路入云端:井冈山水之精神形塑与回望’展,生动讲述了关山月与井冈山的故事。这一展览曾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八大山人纪念馆巡展,好评如潮。”
艺术与观众情感共鸣
塞外的驼队、劳作的少数民族妇女、祁连山的巍峨、热闹的市集、敦煌壁画的临摹……这些饱含历史温度与艺术生命力的作品吸引着观众目光。正值暑期,许多观众慕名来看展。他们在作品前或者静静观赏,或拿起手机拍照,在对望与凝视之中,也让关山月作品蕴含的艺术力量、深沉情感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流淌在心间。
关山月先生的女儿、关山月艺术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关怡虽没到现场,通过代读致辞。“这些作品,不仅是我父亲艺术生涯中至关重要的篇章,也承载着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在民族危难之际所肩负的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
江西省美协名誉主席、江西省中国画学会会长蔡超对此次展览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这次展览是关山月先生艺术道路一次深情的回望,更是对那段烽火岁月中中国艺术家坚韧不拔、探索创新精神的崇高致敬。
抗战主题作品传递家国情怀
在展厅里,记者看到,不少年轻人喜欢观看关山月临摹的敦煌作品。策展团队将临摹作品和当时壁画的照片并置,让观众看到不同时期的敦煌壁画的特点,同时也欣赏到关山月临画的题材和画法多样化特点及其个人临摹的特色。
在《塞外驼铃》作品面前,观众们仔细观赏。这一作品是关山月1943年在玉门所画的绵延驼队,郭沫若为其题诗作跋。值得一提的是,这件作品是与抗战相关的。据关山月美术馆策展人考证,关山月所绘的正是从新疆途经玉门,运送苏联抗战物资到兰州的驼队,而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
关山月《驼运晚憩》
关山月《敦煌莫高窟》
关山月《鞭马图》八十六洞北魏
“‘塞外驼铃’专题展正是选择抗战时期有典型意义的文化大迁徙的西北地区作为切入点展开研究的”,陈俊宇在解读展览时表示,在当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以此为切入点,清晰勾勒出艺术家上半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从救亡图存走向民族复兴的精神图谱,昭示艺术始终与人民血脉相连的真谛。
讲座现场
除了展览之外,陈俊宇还为江西的观众带来一场《江山如此多娇——关山月先生生平与艺术历程解读》讲座,向观众深入系统地讲解关山月先生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创作。其中,他重点讲述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经历,以及此作如何成为建国以来山水画中的经典精品,让观众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画发展的认知和理解。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窦延文
读特热榜
1哈啰单车用AI冒充人工客服?谁在让消费者大喊“转人工”? | 网事
2最低30元!十五运会门票怎么买?购票攻略来了
3“杨柳”逐渐远离,深圳市解除暴雨黄色和雷电预警信号|持续关注
4给充电宝烙上“安全码”!移动电源新规今起生效,企业:已提前行动
5出售洪水泡过的饮料?惠阳相关部门回应:责令改正 | 有料
680年,从胜利日回望抗战中的深圳烽火记忆!我们从未忘却……
7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开启公测,可实现空中360°自由视角拍摄
8中国台湾网红“馆长”被深圳机器人震撼:中国制造,世界第一!
9深圳最美夜景的硬核浪漫:全球最大飞天LED屏上演“飞天魔法”!
10关于稳定币相关市场波动,香港证监会及香港金管局发布联合声明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