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龙华,夏意正浓,奋斗者的脚步未曾停歇。6日,“职场三站·筑梦龙华”2025年龙华区职场暖心服务启动仪式拉开帷幕,由龙华区重点打造的15个职场“三站”品牌服务项目获集中授牌。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心安是最大的归属。为进一步优化来深建设者关爱服务机制,营造支持奋斗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龙华区委区政府主动作为,聚焦来深建设者在职业技能提升、办公住房周转、心理压力纾解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整合资源、优化机制,打造了“充电站”“中转站”“解压站”三大服务体系。
“充电站,是技能破茧的试练场;中转站,是安身筑梦的港湾;解压站,则是身心放松的绿洲。”龙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充电”到“中转”,再到“解压”,既是回应关切、传递城市温暖的务实之举,更是提振信心、支持奋斗创业的郑重承诺。
如今,龙华区正以职场“三站”为鼎,聚政企民之合力,托举安居乐业之盼,让每一位在龙华打拼的建设者,都能在这片奋斗热土上积蓄力量,绽放光彩。
“万房筑梦”计划青年安居驿站。
打造职场“充电站” 让奋斗者蓄能扬帆
“就在不久前,我还是一位面临求职困惑的普通应届毕业生,但是通过龙华区职场‘三站’的学习,让原本平凡的我站到了今天这个大舞台,还顺利拿到了人生第一个心仪的offer!”启动仪式上,主持人云茜的真情讲述引发全场掌声。而她的故事,正是千千万万个龙华青年奋斗、扎根的缩影。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革新步伐加快,持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成为来深建设者的迫切需求。在龙华区职场“三站”服务体系中,“职场充电站”以系统性、专业化、贴近性的培训资源,为来深建设者量身定制提升路径,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的成长赋能矩阵,让奋斗者蓄能扬帆、破浪前行。
作为深圳数字先行区,龙华区高度重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为此,龙华区聚焦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趋势,开设了以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学习、DeepSeek实操应用、AI办公软件使用等为主题的培训课程,提升来深建设者的数字化适应力和创造力。
为进一步提高来深建设者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龙华区文明实践系列课程专门开设了传统文化、城市美学、家庭教育等公益课。“周末充电日”品牌活动系列课程则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开展,提供美妆、配音、视频剪辑、平面插画等行业入门培训课程,并通过举办就业创业培训、专业知识讲座、技术交流公益沙龙,帮助来深建设者提升就业创业技能。
为了让青年朋友在工作之余更好充电赋能、发展爱好,龙华区还依托各街道、社区团属阵地打造“青年夜校”,利用工作日夜间和周末时段,为来深青年开设涵盖文化素养、职业技能、艺术美学、健康生活等多领域课程,形成覆盖全区范围的“15分钟青年夜校圈”。
同时,龙华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开展职工提质赋能系列活动、开设圆梦计划以及职业技能提升课程等各类培训,组织劳动技能竞赛、安全生产培训、劳模工匠宣讲、工会干部交流等活动,通过多维活动矩阵,提高来深建设者专业能力及岗位实战能力。
打造职场“中转站” 让追梦者落脚无忧
真正的理想生活,不止于热爱与拼搏,更需落脚与扎根。龙华区以职场“中转站”之名,打造了涵盖休息场所、办公场地、创业孵化、住房安居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提供住房保障和就业创业支持,让追梦者落脚无忧、扎根有依。
走进龙华区各大党群服务V站打造的“歇脚屋”,桌椅沙发、共享雨伞、饮水机、微波炉、急救箱等各种物资设备一应俱全,为外卖小哥、户外工作者提供了舒适、便捷、温馨的休息场所……近年来,龙华区积极强化公共服务保障,为来深建设者就业发展护航。通过推出“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 三项工程,龙华区还为来深建设者提供烹饪、技工、家政等多领域的专业课程,帮助相关服务人员和消费者进行调解维权,实现“技能培训+促进就业+调解维权”全链条服务。
民治街道大岭社区松仔园党群服务V站。
此外,龙华区还全面提高创业资源供给为就业赋能。在位于观湖街道的龙华区人才园,一座名为“英才港”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正吸引着众多怀抱梦想的海内外青年创业者。通过提供为期12至24个月的免费办公空间、系统性的政策咨询和创业培训服务,“英才港”为初创者搭建平台、链接资源、优化服务,打通了从“金点子”到“好项目”的现实路径。此外,龙华区还打造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创新引入“知识置换”机制,让自由职业者及处于求职过渡期的市民,可以通过分享技能、承诺未来反哺等方式,获得免费办公卡座或场地,真正实现“以技养梦”。
助力青年实现创业梦想、安身扎根,龙华区还推出“万平优享”青年创业计划、“万房筑梦”青年安居计划。在民治街道企生活·宝山时代大厦、龙华街道青创园·东环汇、观湖街道锦绣科学园等重点园区,龙华区构建了“一张办公桌、一间办公室、一层办公楼”的乐业办公体系,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近两万平方米的免费创业空间,大幅降低创业成本。
此外,龙华区还提供“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超万套阶梯式优惠住房,从青年安居驿站向求职青年群体提供最长15天免费居住床位及就业指导,到城中村改造公寓推出“深梦扬帆”计划与优惠性租房大礼包,再到为步入安家阶段的青年人才提供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切实帮助来深青年破解落脚难题。
打造职场“解压站” 让建设者轻装启程
走进位于民治街道的龙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起聊聊吧”工作室,专业咨询师正与前来求助的青年轻松交流。通过开放24小时线上热线,线上线下同步服务,工作室用对话化解压力,以温情传递力量。
奋斗之路不止有阳光,也伴随焦虑与压力。为关照来深建设者们的心理健康,龙华区同步打造了职场“解压站”,构建心理咨询、文体活动、健康科普等方面的疏导体系,通过开展系列关怀服务,让建设者卸下重负、轻装启程。
龙华区重点打造的社会心理服务中心,通过构建“1+N”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向来深建设者宣传推广心理健康知识,提供更加便捷、更有质量的心理健康服务。
此外,龙华区依托各大文体场所,积极开展体育项目公益培训和艺术文化课程,涵盖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戏曲、书法等丰富内容;依托口腔健康宣传教育基地、健康生活主题馆等,龙华区还提供互动式、沉浸式健康科普体验。从体育、艺术到健康知识,不仅丰富了来深建设者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其在强身健体、提升素养的同时缓解工作压力,不断增强生活获得感。
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系列课程。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在龙华,职场“三站”并非孤立的服务举措,而是聚焦城市发展与民生福祉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从“培训赋能”的充电站,到“就业中转”的落脚站,再到“情绪安放”的解压站,三大服务模块构建起职业发展、生活安居到心理健康的完整支持体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闭环。
城市既要有发展速度,更要有民生温度。让资源“聚”起来,将服务“优”起来,接下来,龙华区将持续深化“政企民”联动模式,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能,让每一位奋斗者都能在龙华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与发展的机遇。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