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报道称,深圳湾口岸风雨连廊存在断点、漏水及遮雨设计短板等情况,旅检大楼因入口檐口高或存在10米“开放式通道”等设计问题,导致旅客偶有淋雨烦扰。8月5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目前已采取临时遮雨措施,并将启动30米断点接续工程,加快建设实施及改造完善。
据悉,旅检大楼雨棚完善项目施工招标已于7月启动。30米断点接续工程也于8月3日进场开展施工前准备,8月7日正式启动施工,预计在10月底前完成接续。同时,对于连廊局部漏水问题,也已制定整改清单,待天气转晴后即可完成密封修复。
记者在现场看到,南山区建筑工务署目前已在30米断点区域搭建起蓝色的临时雨棚,基本可为过往旅客提供遮雨空间,且将在施工期间最大限度减少对旅客的影响。针对新建连廊部分区域出现的漏水现象,南山区建筑工务署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主要系因施工过程中特殊作业阶段所致,并非工程质量缺陷。
深圳市口岸办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对于旅客热议的“旅检大楼入口檐口高达31.36米,旅客自风雨连廊走出后,仍需穿越近10米的开放式通道才能进入大厅”的情况,已谋划雨棚完善建设项目,且已完成前期立项、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批复工作,已移交市建筑工务署组织实施。市建筑工务署已启动该项目施工招标,后续将尽快完成招标和施工许可办理后,立即实施改造完善工作。
据了解,深圳湾口岸由深港西部通道工程建设办公室规划设计,并于2007年建成。该口岸的规划建设自始至终秉持深港协同的原则,双方历经四年共同研究,最终确定建筑设计方案。旅检大楼主体建筑沿南北向线形切割,形体富有动态,其中心区域采用起翅、舒展的镂空飘板覆盖三层屋顶花园,建筑寓意为穿越深港两地的翅膀。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