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特奥会广东赛区全部场馆已具备竞赛条件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08-05 11:1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全面进入冲刺阶段。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粤港澳三地赛事筹办工作已全面进入冲刺阶段。据悉,全国残特奥会将于12月8日开幕,届时来自全国34个代表团(含香港、澳门)的97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将参与其中。广东赛区承办残特奥会共有36个场馆,其中22个场馆与十五运会共用,目前全部场馆已具备竞赛条件。

此次残特奥会从无障碍环境的全域优化到场馆设施的细节改造,从赛事组织的精密部署到科技助残成果的创新应用,每一项举措都彰显着对残疾人权益的尊重与保障。这既是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的生动践行,也旨在全方位呈现“十四五”期间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新成果。

本届残特奥会不设运动员村,不新建场馆,但对无障碍设施改造、无障碍环境优化提出更高要求。组委会编制印发全国第一个大型赛会无障碍建设指南图集。残特奥会场馆全部达到国家无障碍建设标准。残特奥会场馆根据项目特点,满足对应类别残疾人的特别需求。广东赛区36个场馆设置2398个无障碍爱心座席和305间无障碍卫生间。

在城市侧,广东正以崭新面貌迎接残特奥会的到来,生动演绎着 “城” 与 “赛” 双向赋能、共促共荣的生动图景。以广深为例,先后承办过1992年全国残运会、2010年亚残运会的广州,站在新起点,首次提出全民全龄友好的“零障赛区”理念,指导场馆和城市无障碍环境改造升级,力求精准满足赛事要求,留下更多赛后遗产,打造无障碍标杆城市。

深圳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去年累计完成152项城市品质提升工程,2025年将再推进80项重点项目,优化城市景观、交通网络及公共服务体系。深圳启动赛事场馆周边277个重点点位的无障碍环境专项整治,将赛事筹备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力争打造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提供包容、友好的城市环境。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