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层测量员到钢结构施工领域的“大国工匠”,陆建新与深圳经济特区共同成长,用勤劳的双手参与这座奇迹之城、梦想之城建设。从国贸大厦、地王大厦、京基100大厦到平安金融中心,深圳每个时期的重要建筑,都留下了他的汗水与付出,都有他的奋斗和回忆。他长期扎根施工一线,参建工程总高度达3600余米,亲身参与见证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推动中国钢结构施工技术跃升为世界领先水平,用匠心书写壮丽的中国建筑时代答卷。
陆建新在建筑工地指挥施工。
参建全国40余座知名建筑
8月初的深圳,天气潮湿闷热。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项目工地,数百名施工人员一边做好防暑降温,一边开展错峰施工,有序推进工程进展。
C塔项目由两座塔楼组成的双子塔,作为“深湾都市核心”3座建筑之一,未来将与A塔、B塔共同构建深圳湾超级总部天际线形象。目前,两座在建塔楼已拔地而起,塔楼中间连廊安装提升施工正在进行中。
“连廊跨度52米,总重量达6000余吨,提升高度120米,施工难度极大。面对挑战,我们全方位精心应对,确保施工安全,精准安装提升到位!”在现场指导团队施工的中建科工旗下中建钢构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陆建新告诉记者,C塔连廊提升施工的复杂程度与技术难度前所未有,行业高度关注。他对这个项目非常牵挂,最近经常来工地现场,了解施工细节,把握第一手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以来,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城市面貌的巨大改观。”陆建新说,来深圳工作有43个年头了,作为千千万万建设者中的一员,“建证”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壮大,也见证了“中国建造”的不断崛起,感到非常自豪!
1982年,18岁的陆建新南下到我国第一座超高层建筑——深圳国贸大厦当测量员,亲历了“三天一层楼”深圳速度。测量工作对工程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当时,国贸大厦整体垂直度偏差不超过20毫米,远超欧美标准,成为陆建新交上的第一份答卷。
此后,陆建新先后参建了深圳地王大厦、北京银泰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广州珠江新城西塔、深圳京基100、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40多座全国知名城市工程,建筑钢结构施工总高度达3600米。
智能建造将误差控制在1毫米内
“我是一名建筑工程师。”这是陆建新给自己的定位。在工程建设中,陆建新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始终孜孜不倦地钻研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破解过成百上千的技术难题,将中国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推向世界领先水平。
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使用的4台国内最大型号的动臂式塔吊需安装在外墙上,这在国内外没有先例。陆建新和同事研究了3个多月,成功自主研发设计了优良的支承系统,并研究出省时、省力的支承架悬挂拆卸方法,创造直接经济效益7680万元。该技术在2018年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
近年来,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陆建新和团队发力智能建造,让新技术赋能新城建。
2024年9月初,在阵阵蓝色火花之下,10台智能焊接机器人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项目同步开焊,标志着项目施工进入智能建造新阶段。“焊接机器人的应用,工效可提升约30%,一次合格率提升至99.5%,同时较传统焊接可实现节能减排约20%,施工效率和精度大幅提高。目前,有一大批建筑机器人在该项目开展施工作业。”陆建新介绍说。
在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项目,2000吨钢构件的焊接任务,靠8台焊接机器人和2台激光除锈仪轻松搞定。这些焊接机器人搭载的高精度线激光传感器可自动识别焊缝坡口,将误差严格控制在1毫米内,探伤合格率近100%。这项自主研发智能建造技术斩获2024年住建部智能建造大赛一类成果奖。
据统计,陆建新主持完成的11项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主持及参与完成的国家专利达400余项,参与完成的成果获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个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推动中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从落后西方半个世纪跃升为世界领先水平。
从“建筑高度”向“建筑温度”转变
2023年9月1日,由陆建新担任项目指挥长建设的坪山高中园正式开学。该项目为全市教育提供了162个高中班级和8100个学位,创造了一年建成30万平方米高中园的新速度,缓解了深圳普通高中学位供需紧张的矛盾。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近些年,陆建新的工作内容和以往相比有了新的变化:医院、校、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越来越多。
“从‘深圳速度’,到高质量发展,深圳锚定更高目标不停步。”陆建新介绍说,公司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探索建筑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让更多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推动从“建筑高度”到“建筑温度”转变,已有逾百个民生工程和新基建项目建成投用。
43年来,陆建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真谛,以敬业、专业的态度,谱写着新时代的大国工匠精神,先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南粤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央企楷模、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这是一座奇迹之城、梦想之城,我对深圳的发展充满信心!”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展望未来,陆建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让大家共同努力,一起谱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创造新时代的深圳奇迹!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