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桃源丽山社区开展“社区是我家”种子力量营行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实习生 周诗睿
08-04 19:0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携手共建儿童友好社区

近日,南山区桃源街道丽山社区以“社区是我家”为主题开展民生微实事活动,召集辖区儿童以社区观察员、志愿者的身份行走社区,成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多次“交通安全行动”中,这些小小安全员们身着醒目的统一标识蓝马甲,化身“文明交通小卫士”手持劝导旗,从儿童独特的视角出发,活跃于社区主干道、学校及地铁口等关键区域。他们不仅耐心劝导电动车骑行者佩戴头盔、规范摆放共享单车,更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对闯红灯、逆行等行为进行友善提醒。通过结合生活化的交通事故案例讲解,引导邻里养成“一看二停三通过”的好习惯,小志愿者们将安全的种子播撒在社区每个角落,有效提升居民安全意识,身体力行为营造“守法规、知礼让”的安全、宜居、友好的出行环境贡献“童”力量。

在“守护缤纷丽山”系列宣传行动中,小志愿者们作为“绿美家园”的积极倡导者,通过设立趣味展架、发放童趣科普折页、生动演示和互动讲解,将环保理念和绿色生活妙招带给了每一个家庭。他们不仅展示如何将废弃纸盒变身实用纸巾盒,传授“同类集中、垂直收纳”的环保收纳术,还现场发放节水气泡水龙头,推广儿童也能参与的节水减排小窍门。更可贵的是,孩子们撸起袖子,协助清理道路、绿化带垃圾,并用纯真的笑容劝止不文明行为,以孩童特有的感染力诠释着“绿色习惯一小步,美好家园一大步”,引领居民共建共享“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高品质、儿童友好的社区生态乐园。

丽山社区的儿童友好实践在“破烂与古董的诗意”旧物再就业市集中达到高潮,这场由孩子们主导的盛会完美呼应了儿童友好社区鼓励参与和创造的理念。“种子志愿队”的小成员们在精心布置的木制摊位上,热情介绍自己的“宝藏”,通过交换、互动,让旧物焕发新生命,生动实践“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小志愿者们不仅运用规范的志愿礼仪进行讲解、维持秩序,更创新推出极富童趣的“植物领养计划”:参与绿美游戏的居民,在签订象征责任的“保证养活协议”后,便可领取一份承载希望的植物杯,将一份绿色的承诺带回家。这场充满童趣与创意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当家做主中增强了爱心、责任感与实践能力,是儿童参与社区事务、贡献智慧的精彩体现。

丽山社区的青少年志愿者们,已然成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中最具活力的生力军。无论是交通安全劝导、绿美环保宣传,还是创意跳蚤市场,这些活动已超越了简单的志愿行动,升华为一场青少年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的“双向奔赴”实践。小主人翁们通过“一米高度”的亲身体验——劝导、清理、巡河、旧物循环,将宏大的文明、生态理念转化为可感可触的社区实践。他们不仅引导居民从“被动遵守”转向“主动守护”,更在服务社区、贡献智慧的过程中,悄然实现了自身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与领导力的拔节成长。这群热情洋溢的少年儿童,正以其纯真的视角、蓬勃的活力与创新的行动,润物无声地涵养着社区文明风尚,为丽山社区注入面向未来的青春动能。他们的实践,生动诠释了儿童友好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精髓,更是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一片扎根社区的沃土。丽山的探索证明:赋能儿童参与,就是投资社区的未来;倾听童声,共创家园,方能描绘出幸福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儿童友好社区新蓝图!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实习生 周诗睿)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