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深圳市互联网行业联合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会上发布了《2024年深圳市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由深圳市互联网行业联合会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涵盖互联网普及、接入和应用情况,以及政务服务、网络安全、人工智能产业等维度,全景式呈现“最互联网城市”深圳在相关领域的蓬勃发展与硬核实力。
数字底座坚实,接入体验领先
《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深圳市网民规模达159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9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得益于深圳持续加大的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其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35.47个,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量263.68万个。
深圳市互联网接入设备使用情况方面,手机上网比例达99.1%,智能家居设备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使用率显著提升,分别达到32.9%和26.7%。深圳在家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品质上同样具有领先优势,固定宽带家庭安装率达到78.3%,用户满意度保持在85.3%。
多元场景融合,创新引领生活
互联网应用已深度融入深圳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视频(含短视频)和即时通信成为最普及的基础应用,使用率分别高达98.2%和98.0%。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上外卖等商务交易类应用使用率均超过70%,有力驱动了消费增长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超六成深圳网民通过网络平台规划旅行、享受音乐,网络平台成为承载消费升级的重要渠道。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在即时零售和低空经济应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例如无人机配送等创新服务,为市民带来了便捷高效的“深圳特色”体验。
高效服务升级,便捷体验深化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深圳智慧城市建设的亮丽名片。深圳全方位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使用率达到73.4%。其核心举措“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成效显著,23个事项实现“一表申报、一次办成”,平均压减办理环节64%、申请材料60%、办理时限56%、跑动次数80%。统一服务门户“i深圳”持续完善,注册用户超2000万,上线服务超8600项,用户满意度高达91.1%。同时,政府数据开放持续深化,人工智能赋能政务成果丰硕,深圳市福田区申报的《全栈国产化人工智能大模型政务应用实效》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2024人工智能先锋案例”。
AI动能澎湃,智能引擎驱动
《报告》显示,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截至2024年12月,深圳已有21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或登记,汇聚了腾讯混元、元象XVERSE等知名模型。深圳市民对生成式AI的认知与应用水平不断提升,35.3%的网民表示自己听说过生成式AI产品,29.3%的网民表示已经使用过此类产品。此外,深圳正积极推动AI技术创新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过去两年,深圳已开放了近200个“城市+AI”应用场景,大力建设市、区两级应用场景开放中心,围绕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教育教学、医疗服务和文化旅游领域,每年开放100个以上应用场景,打造“一区一品牌”典型场景应用,全面提升超大规模城市治理水平。
产业韧性彰显,发展动能强劲
深圳互联网相关产业在2024年实现全方位突破,展现出强大韧性与全国引领力。全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达5715亿元,同比增长9.8%。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成为深圳市各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6家、总数达1025家;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9家、总数达95家,增量均居全国首位。数据显示,全球1/7的智能手机、1/8的新能源汽车,以及70%的消费级无人机都来自深圳。
《报告》清晰展现了深圳作为“最互联网城市”的强大实力与无限潜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相信未来,深圳互联网发展将保持强劲势头,持续引领创新,赋能城市与民生,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