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力量之一,在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始终将民营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一系列政策创新和制度优化,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助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农行深圳分行员工服务客户。
农行深圳分行始终秉持“金融为民”的初心,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以普惠金融为抓手,精准服务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新市民群体,为深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助力民营经济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蓬勃发展。
农行深圳分行员工服务海吉星农批市场商户。
赋能园区经济
托举小微企业成长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的若干措施》,并推动“金融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人工智能、新能源、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近年来,农行深圳分行通过政策对接、产品创新、场景拓展等多维举措,持续优化金融服务生态,助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首贷难”问题。
蔡先生是深圳市某材料科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该公司以研发、销售各类光学材料为主。“采购原材料需要现金支付,而收取货款却有一定周期,这让我们一度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而转机源于宝安区工作专班年初对企业的一次走访。”蔡先生表示。
为解决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宝安区发改局、企业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联合街道、社区组成工作专班,深入辖区企业摸底。了解到蔡先生的公司因订单增加亟须融资的需求后,及时将其纳入推荐清单推送给金融机构。
“脱核·圳享贷”以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及共同借款人的行内外数据为依据,为优质小微企业提供便捷化、定制化信贷服务。“农行收到清单后第一时间上门走访,经过综合评估、审批,最终以应收账款质押担保方式为企业快速发放贷款500万元,这也是深圳分行首笔‘脱核·圳享贷’。”农业银行深圳宝安支行营业部客户经理卢浩铭说,“政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优化信息共享机制,切实降低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促进双方精准高效匹配。”
此外,农行深圳分行充分发挥网点覆盖优势,通过“惠企万里行”等活动,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一方面,联合政府举办银企对接会,解读政策、推介产品,助力企业“知政策、懂流程、会融资”;另一方面,深入产业园区调研,针对制造业企业“短、频、快”融资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1400亿元,2022年以来服务小微贷款户数突破10万户,有效拓宽了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
小商户大民生
托稳百姓菜篮子
深圳常住人口达1700余万人,全市日均消费农产品2万余吨,其中菜篮子品类合计约1.6万吨,菜篮子保障供应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深圳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菜篮子”市场供应,其中一项是建立“菜篮子基地”,平湖海吉星农批市场是深圳最大的“菜篮子”。
据悉,农行深圳分行多次深入海吉星调研,实地走访市场内数百家商户,详细了解蔬菜、水果、冻肉等产业链情况,进行客群精准画像。秉承三农与普惠金融结合互融的理念,探索数字化、线上化服务模式,为“菜篮子”保供产业链上客群打造专属金融信贷产品“菜篮子e贷”,助力解决“难准入、难批款、难用款”的痛点,大力支持深圳“菜篮子”供应链上企业和海吉星商户。
在农行贷款支持下建设起来的海吉星农批市场,自2012年开业之初,农行便在市场设立网点,为商户提供结算、现金存取等金融服务。从事水果批发生意的潘勇表示,“银行开在市场里,为我们商户提供了很大方便,农行工作人员还经常上门了解金融需求,随时帮我们解决遇到的难题。”
“海吉星是深圳市唯一的农产品一级综合批发市场,是深圳、香港及珠三角地区的‘菜篮子’,汇集了全国及世界各地数万种农副产品。”海吉星支行行长许伟韩介绍,“市场内有3000多家商户,却只有我们一家银行网点。”海吉星支行现有6名客户经理,除了服务市场内商户,服务范围还覆盖市场周边“菜篮子产业链”商户,为“菜篮子”保供产业链上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积极满足重点农业企业相关金融需求,全力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
增进民生福祉
书写美好生活新篇
作为典型移民城市,“来了就是深圳人”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体现着一个城市对寻梦者们敞开胸怀的接纳与包容。为此,农行深圳分行聚焦新市民创业、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金融需求,围绕新市民的需求进行多方位的探索与实践,推出一揽子“适新市民化”金融产品及服务,为新市民融入来深生活提供全方位支持,带来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提升新市民“获得感”与“幸福感”。
“在深圳创业能享受到很多便利条件,去其他地方已经有点不习惯了。”老余笑着说,“比如我坐在店里,李经理就把贷款送上门了,不用抵押、随借随还,利率还非常优惠。”
老余是深圳某名车汇老板,潮汕人,已在深圳生活了32年,目前经营着一家二手汽车门店。
老余口中的李经理,是农业银行深圳东部支行零售市场拓展部客户经理李超。“我们在走访笋岗二手车专业市场时,了解到余老板的资金需求,很快为他发放了一笔‘商户e贷’。” 李超说,“余老板对我们的服务很认可,又介绍了不少朋友成为农行的客户。”
农行深圳分行“商户e贷”凭借高额度、低利率、纯信用、快速审批等优势,成为深圳小微商户的重要融资工具。结合数字人民币试点,该产品进一步拓宽普惠金融覆盖面,助力商户解决资金需求。
同时,为切实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农行深圳分行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探索扶小助微的金融路径,并在各支行成立零售直营部门。“我们每周至少深入市场两次,每次可以走访二三十家商户。”李超介绍,“仅笋岗的二手车市场,我们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几百家商户。因为第一轮走访有些老板不在,我们还会进行第二轮走访。”
未来,农行深圳分行将继续发挥国有大行担当,始终以服务民生为己任,从“圳享贷”破解小微融资难题,到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赋能智慧消费;从“菜篮子e贷”“商户e贷”助力美好生活,到普惠金融覆盖城市“最后一公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与精准服务,让更多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农行智慧与力量,与这座城市共同绘就更加美好的民生图景。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